中医赋予我生命的意义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我和我所热爱的中华文化瑰宝——中医一起走过了59个春秋。
少年立志 情系中医
我1944年出生于广西平南县,幼时因家人无钱看病,立志学医。1958年,毛主席批示:“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国内掀起了研究、发展中医的高潮。1960年,广西玉林地区成立了中医专科学校,我在那里圆了学医梦。1970年,到玉林学习中医正骨后,在平南县医院开展骨科。从此,我和中医骨科结下不解之缘。
1974年,医院派我到广西医学院骨科进修一年,期间阅读了大量西医骨科专著,却未找到一本中医的正骨著作。当时我就纳闷,我们中医有两千多年历史,但很多骨科名词都是用外国人的名字命名的,强烈的民族自尊心使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决心要写一本《中国骨科技术史》。这一想法得到了县科委、卫生局的支持。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发现不仅是骨折的诊断,还有不少治疗方法,中医较西医早500~1000年,这对我触动很大,曾赋诗一首表达我当时的心情:“彻夜不眠六十宵,千年国宝慧眼瞧;故纸索来为今用,尘埃翻落露汉骄;青灯照壁人已睡,醒暑迫身笔未丢;主席遗言犹在耳,誓将热血作水浇。”
1978年,该书征求意见稿完成。同年,广西卫生厅将我调到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1980年,医院保送我到天津医院骨科进修一年半。这期间,自治区卫生厅中医处拨科研经费支持我继续完善书稿。1983年,在上海中医学院施杞教授推荐下,《中国骨科技术史》出版,填补了我国骨科历史研究的空白,荣获部级科技成果乙级奖。
1982年,衡阳会议提出“突出中医特色,发挥中医药优势,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指导方针。1983年,卫生部中医司针对当时全国的正骨医师包括医士仅有2800人,中医学院里面也没有骨伤专业,中医骨科面临消亡境地的问题,召开了全国中医正骨专家座谈会。亲眼目睹会上一些老专家因中医正骨“后继有术无人”而老泪纵横,年轻的我内心无比震撼,誓为中医骨伤科人才培养做点事。
培养人才 走向世界
1984年,在卫生部的支持下,《光明日报》社组织创办了光明中医函授大学,校领导让我创办一个骨伤科学院和杂志。我欣然应允,立即着手这些工作,并很快得到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的支持。先是成立了广西中医骨伤科研究所,1985年5月,《光明中医骨伤科杂志》(《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的前身)创刊。同年10月,光明中医函授大学骨伤科学院在全国招生,我设计和审定《中国骨伤科学》十卷本教材,并动员了106位专家参加编写。1987~1988年,我国第一套骨伤科学教材《中国骨伤科学》十卷本陆续出版。1990年,光明中医函授大学骨伤科学院获得毕业证书的学员共4862人,缓解了社会对中医骨伤科人才的急需。同时,自1986年起,各中医学院纷纷开设骨伤专业,使中医骨伤科进入高等院校的正规教育。
1992年5月,我应邀到越南胡志明市讲学,后考察了东南亚6国的中医药状况,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提交《东南亚中医药考察报告》得到重视并在《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发表。后来在马来西亚创办了南洋针灸骨伤学院。经过5年的努力,为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培训了200多名骨伤针灸医师。
1997年,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馆支持下,我在马来西亚发起并举办了首届国际骨科大会,同时成立了世界中医骨科联合会,并担任秘书长(2016年更名为“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脊柱健康专业委员会”,我任会长)。到目前为止,世界中医骨科联合会先后在中国北京、澳大利亚悉尼、德国美因兹、美国芝加哥等地举办了10次学术交流大会,出席代表覆盖了24个国家和地区,4000多人次参会,为促进中医学术国际交流和人才培养做出了努力。
继承创新 造福人民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重视发展中医药,继承创新成为中医发展的主旋律。1998年,我自筹资金召集《中国骨伤科学辞典》编写专家论证会。2001年,100万字4000多辞目的《中国骨伤科学辞典》出版并获得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著作奖三等奖。同时,于2001年首先运用“整脊”作为中医防治脊柱劳损病的学科名词,并通过大量临床观察和一系列科学实验,提出“一圆一说两论”等富于中医特色的脊柱运动力学理论,建立了三大治则、四大疗法和八项应策的整脊治疗学。2006年,我编著的《中国整脊学》出版,获得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著作奖一等奖,于2010年被译成英文在全球发行。
2006年,中华中医药学会整脊分会成立。作为分会会长,我领导分会承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立项的《中医整脊常见病诊疗指南》的制定工作,于2012年正式向社会发布。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医药发展,中医药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2016年,中医药法颁布,中医药发展从此有了国法保障。在这期间,中医整脊科发展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大典》将“中医整脊科医师”列为新增中医职业。
2016年,我响应党中央国务院精准扶贫的号召,带领36名中医整脊专家赴新疆4个贫困地区开展为期3天的大型义诊,诊治2680余人。2017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将“中医整脊”列为“科技助力精准扶贫”项目,我又组织48名专家分赴贵州6个贫困地区开展为期3天的大型义诊,诊疗伤病员4300余人。我先后在这些地区中医院开设中医整脊科,定期派出专家义诊指导,受到当地政府和群众的热烈欢迎。两年多来,新疆和宁夏5家医院整脊科运用中医整脊技术治疗既往需手术治疗的颈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症1320多例,医疗费用是手术疗法的1/5~1/10,使这批伤病员免于因手术费用而返贫之苦。2019年2月,中国科协授予我“全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回顾走过的路,59年来,是中医造就了我,赋予了我生命的意义。我爱中医,愿以余生为中医事业奋斗不息!(韦以宗)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