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臣代表:中成药应严格执行“低价药”自主定价政策
“十三五”作为国家产业结构战略转型的关键阶段,自然也是生物医药产业战略转型的关键时期。全国人大代表、辅仁药业董事长朱文臣结合《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中医药立法等国家宏观经济发展规划以及国内目前中药企业发展机遇与挑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他希望相关单位能够重视,对国内中药企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一、关于中成药严格执行“低价药”自主定价政策的建议
2014年5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发改委定价范围内的低价药品目录》,为鼓励药企生产低价药积极性,减轻患者使用高价药的负担,国家取消530种药物的最高零售价,生产企业可在西药费用日均不超过3元、中成药日均费用不超过5元的前提下自主定价。但在多数省市药品招投标、议价时,未能充分考虑目前中药企业产品成本(特别是口服中药)与过往中标价已经普遍价格倒挂的现象,仍采取药品历史中标价格作为药品投标价格的参考价,使得低价药政策初衷无法实现。
近十年来,中成药的原料中药材价格普遍涨幅数倍,有些药材价格甚至出现十几倍或几十倍涨幅,导致目前中成药成本与中标价格倒挂现象更加普遍。
因此,建议列入《发改委定价范围内的低价药品目录》和各省市低价药品目录的中成药产品应严格执行"中成药日均费用不超过5元"的自主定价政策,不应再参考过往中标价格,使企业获得应有利润,让规范发展的企业得以生存与发展。
二、关于《基药目录》与《医保目录》中甲类药品合并的建议
目前基本药物目录、医保目录等衔接不够合理,同时存在目录制定与调控协调不力、招标采购不一致及地方基本药物增补目录差异大等诸多问题。同时鉴于目前2012年版《基药目录》中80%的药物与《医保目录》中的甲类治疗性药品重合,两个药物目录的遴选原则和遴选人员基本一致。
因此,建议将两个目录合并,将《基药目录》药物全部纳入《医保目录》内,以减少目录制定、使用和管理的成本,也便于药学人员与医务工作者掌握和使用药物目录,满足城乡居民的用药需求。
三、关于非医保、非基药药品价格应全面市场化的建议
因过往历史药品采购或中标价格原因,加上近年来中药材、原辅材料、人员工资、水电气以及运输成本等逐年上涨,非医保、非基药药品的产品成本出现成本倒挂现象,导致企业不得不"忍痛割爱”,放弃疗效确切药品的生产销售。
因此,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制定针对非医保、非基药药品价格、市场监管等相关政策,让药品真正回归市场自由调节状态,让企业以产品品质、疗效及服务赢得患者和医生认可,满足患者和医生的需求:取消历史药品采购记录价格、中标价格对产品的限制。
四、关于中成药药品生产工艺核对应充分考虑制药设备技术进步因素的建议
2016年度CFDA对外公布了《关于开展药品生产工艺核对工作的公告(征求意见稿)》,该政策对规范药品生产工艺管理、保障公众用药安全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因为中药生产制造技术与化药制药不同,产品生产制造效率、产品品质提高等因素与制剂设备技术提高密不可分。可以这样理解,如果没有近十年来中药制剂设备技术的显著提升,目前中药生产技术仍然处于相对落后层面。制药设备技术进步,特别是制药设备内部结构升级和原理的提升,才对中药制剂产业发展起到推动发展作用。
比如六味地黄丸(浓缩丸)中中药浸膏提取,上个世纪90年代基本上采用敞口锅煎煮工艺,而如今一般都采用减压水提取设备,提取温度降低,能耗降低,同时药品质量控制的各项关键性指标成分提取效率也显著提高:如若将因制药设备技术升级的药品生产工艺定性为产品工艺变更进行药品注册补充申请变更,未来将大大限制中药制药技术设备升级改造和制药设备产业的创新与发展,也不利于中药产业现代化的发展。
因此,建议中成药药品生产工艺核对应充分考虑制药设备技术进步因素。
五、关于制定《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落地文件或措施的建议
近年来国家颁布了《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通过《中医药立法》等宏观行业政策。
鉴于目前各省市对中医药产业发展重视程度不同、资金投入比重不同,各省市对中医药产业政策倾向度也存在较大差异。
既然国家将中医药发展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层面,应该在促进中医药产业技术创新、中医药产业发展及中医药服务发展等方面制定国家层面的落地文件或措施,以比较全面性促进国内中医药产业发展与创新。
六、关于运用药品全产业链思维模式加强药品行业监管的建议
对于制药行业来说,产业链较长且较复杂,从上游的原料药与辅料、中药材种植,到中间的化学药和中成药制造,再到医药商业、医疗机构和零售两大终端,最终到消费者。同时制药行业是专业性较强的行业,对一个企业而言,只能处于产业链中某一环,受到产业链上游和下游的影响。
因此,建议重点加强制药行业源头(如中药材种植、采收与购销、原料药、辅料)控制,强化生产加工环节监控,完善销售和使用环节的监管,让投机型企业、粗制滥造型企业及掺杂掺假型企业无处藏身:让疗效确切,品质优先的企业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
(责任编辑:刘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