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富春委员:加快推进我国慢性病防治的建议
随着社会工业化、城镇化、老龄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和不健康生活方式的影响,心脑血管疾病、癌症、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统称“慢性病”)呈井喷式发展,患病率逐年上升,而且越来越呈现出患病重症化、年龄年轻化、种类多样化复杂化的特点,至2015年底我国慢性病死亡占全部死亡人数的88.38%,造成的疾病负担占总疾病负担比例超过70%,慢性病已成为严重威胁我国居民健康和生命质量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造成低收入人群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重要原因,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进程中各级政府面临的一项亟待解决的重大民生任务。为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卫生计生委、卫生部等部门陆续制定和实施了《全国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试行)、《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2012-2015年)》、《全民健身条例》、《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中国烟草控制规划(2012-2015年)》、《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中国癌症防治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等一系列有利于慢性病防治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各部门对慢性病的社会决定因素和危险因素控制方面给予了重要支持;开展了慢性病及危险因素流行状况调查、慢性病死因和危险因素监测、肿瘤登记和心脑血管事件报告、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居民健康素养监测、高危人群发现和干预、患者规范化管理等一系列慢性病调查、监测、防治和干预工作,开展了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示范创建等活动,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逐步形成了“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格局,基本建立了“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社会、家庭和个人共同参与”的防治模式和具有中国特色的慢性病防治工作网络。
尽管我国多年来在慢性病防治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较大成绩,但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困难。
一、我国慢性病防治存在的问题
(一)慢性病防控工作机制和制度保障不完善
第一,在当前我国慢性病治理多部门共同参与的管理体制下,各地虽然初步建立了防控机制和部门协作机制,但实际管理过程中尚不能有效运作和实施,多数地区相关工作的开展主要依据卫生部门制定的一些办法、条例和规划,这些条例和规划对作为平行权力主体的其他政府和社会相关部门、 机构的约束力较差,部门间条块职能不能有效整合,仍有职责不清、互相推诿的现象,导致一些慢性病政策得不到有效执行和落实。第二,当前的慢性病防控制度对基层的引导力、监管力、约束力不够。本应以一级预防为主要任务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没有承担起慢性病防治的“守门人”职责,没有发挥其“守门人”作用,新医改实施多年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卫生资源缺乏的现象尚未得到有效改善,人员短缺、专业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基础薄弱、人员整体质量不高,队伍不稳定、结构多元化,还没有真正建立起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主体、以社区预防保健为重心的慢性病防控模式。第三,专病防治机构和医疗机构承担慢性病防治任务尚未建立合理补偿机制,人员不足,工作经费不足,缺乏主动提供慢性病防治的动力,使各项工作难以形成规范的长效机制。
(二)慢性病防治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干预措施不足
第一,居民对慢性病预防知识严重匮乏,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的依从性和主动性不高,戒烟、限酒、减盐、少油、增加身体运动等健康生活方式难以自觉践行,经常性的体育锻炼多从退休以后开始,慢性病防控干预效果差。第二,慢性病防治宣传教育的力度不足,居民对国家出台的各项慢性病防治政策和法律法规缺乏了解,不利于营造全社会支持的慢性病防控氛围。第三,部分地区基本公共卫生健康教育项目基金被挤占、挪用或不能及时足额拨付到使用单位,很多工作难以顺利开展,尤其是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慢性病健康教育基础建设较差,开展健康教育所需要的相关设备缺口较大,导致慢性病健康教育流于形式。
(三)预防性经费投入不足,经费支出结构不合理
第一,目前我国慢性病防治的公共卫生资源投入严重不足, 且在城乡之间、 大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之间存在明显结构性失衡。第二,慢性病防治经费支出结构不合理,经费的使用没有体现出以健康为中心和预防为主的理念。第三,相关医疗保障制度支持不足,目前我国医保的定位是保疾病治疗,许多中医药和康复项目不在医保报销的范围,预防性项目更是缺乏。
(四)信息化建设落后,缺乏基础数据
第一,慢性病的健康管理和疾病管理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提供全过程、无缝化的管理与服务,然而多数地区信息系统条块分割,信息的安全性和共享性不足,医院的HIS系统、医保系统、监测系统和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系统等各类信息系统间信息互联互通共享机制尚未建立,居民的医疗信息和健康管理随访信息无法实现互联互通和有效利用。第二,各机构尤其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维护不同信息系统网络的人力、精力、财力负担重,尽管许多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着手实行居民健康档案建立和慢性病网络直报信息系统工作,但是对其利用程度不高,覆盖率低,没有建立相关报告系统,未进行健康动态的实时跟进,缺乏真实完整的慢性病患病率数据。
(五)中医药在慢性病防治中的优势发挥不足
第一,中医药慢性病防治体系建设需进一步加强。中医药防控慢性病工作尚未纳入国家慢性病防控体系,中医“治未病”服务在慢性病预防保健中的作用和详细实施有措施待深入挖掘。第二,基层中医药慢性病防治专业人才严重短缺,专业技术水平低,服务质量不高,中医药防治慢性病优势发挥不足。第三,多项研究中民意调查显示,民众反应中医诊疗项目被纳入农村和城镇医保报销数量少,即便是一些已经被纳入医保的项目,报销比例较低,中医药专业技术优势、价格优势无法得到充分发挥。
二、加快推进我国慢性病防治的建议
(一)加强慢性病防治顶层设计,完善政策保障,建立综合防控机制
第一,将健康和慢性病防治融入各项公共政策的战略,在环境整治、烟草控制、体育健身、营养改善等方面,政府各部门在其职责范围内颁布和实施有利防控危险因素的公共政策,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加强慢性病综合防控,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第二,建议成立包括卫生、社保、财政、发展改革、宣传、教育等跨部门的慢性病防治协调组织,负责制定慢性病防治的总体规划,系统考虑各部门间的影响、各种利益间的调解、增加透明度,协调各部门积极推进慢性病防治工作的问责制度和分担机制。第三,着力构建上下联动、防治结合、中西医并重的慢性病防治体系和工作机制,加快推进分级诊疗的实施;分析影响慢性病防控执行的关键影响因素,提出适宜的慢性病防治策略与保障机制。
(二)加强慢性病防治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
第一,充分认识慢性病防控的重要性并在全社会形成共识。慢性病防治的重中之重是健康管理,健康管理的重中之重在个人。要进一步加强全民健康教育,着力于普及慢性病防治知识,加强慢性病防治各项政策和法律发挥的宣传,营造全社会支持的防控氛围;明确居民个人是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努力提高居民和患者对慢性疾病的知晓率、自我保健意识和自我健康管理的能力,建立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第二,进一步拓展和挖掘互联网和手机等新媒体基础上的健康教育新方式和新途径,不断提高居民参与慢性病管理的积极性,有效实现慢性病控制的一级预防。
(三)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健康管理工作
第一,加强各级医疗机构、疾控机构之间以及机构内部健康档案信息的互联互通,构建以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为依托,医疗机构电子病例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电子健康档案为基础,疾控机构业务信息管理的慢性病信息管理系统,实现疾病的全程动态监测管理,从而提升慢性病的监测及管理能力。第二,运用互联网技术不断完善慢性病监测网络,扩展监测内容和覆盖范围,建立动态居民健康信息库,为掌握我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及其变化趋势、评价防治效果、制定防治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四)强化政府对基层慢性病防治的投入和综合治理
第一,在财政和政策导向上,加大对广大农村地区慢性病防治相关工作的扶持力度。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设施投入,逐步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慢性病防治的服务能力,保障其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做好家庭医生签约和分级诊疗;适当增加农村基层慢性病防治相关人员编制和工作岗位,提高农村基层公共卫生机构人员的待遇和工作条件,加强农村慢性病人才培养,满足农村慢性病防治工作的需要。第二,加强对农村卫生人员的培训,切实提高其慢性病防治业务能力和水平。要进一步制定指导性文件,建立常态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的培训机制,采取远程教育、对口支援、与大医院交流合作等多样化的培训方式,重点开展针对农村地区慢性病的危险因素、 发病机理等流行病学知识及预防、治疗、康复、保健等专业知识培训。第三,督促各地区建立基层慢性病防控工作的激励机制、考核机制,提高慢性病防治人员的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
(五)进一步发挥中医药在慢性病防治中的独特优势
第一,加强实施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和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充分发挥中医药、中医养生保健技术在慢性病防治中的预防优势、健康管理和健康促进等优势,建立并完善中医治未病的慢性病防治保健体系。第二,建立中医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分工合作的慢性病综合防治网络和工作机制,加快形成急慢分治的分级诊疗秩序。第三,加强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国医堂等基层中医综合服务区的建设和中医全科医师的培养,建设以中医药为特色的慢性病防治示范区,并将成功经验进一步推广。第四,支持建立慢性病防治科研工作站或科技合作基地,加强中医药防治慢性病的基础、临床应用和转化研究,研制出更多高效的慢性病防治创新方药、保健产品和医疗器械等。
(责任编辑:姜洁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