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医生马文芳:为了报169块钱的恩情 他要干一辈子“赤脚医生”
在河南,说起乡村医生,开封通许县的马文芳不得不提。从1967年开始,他便背着药箱挨家串户为乡亲们看病。这次,河南商报全国两会特别报道微视频,就把镜头对准这位干了50年乡村医生的全国人大代表,聊一聊他的工作和生活。拍摄
真实记录一位基层全国人大代表的工作状态
2月21日,开封,大雪。河南商报记者赶往开封通许县大岗李乡苏刘庄村“爱心诊所”,拍摄乡村医生马文芳的日常工作。马文芳说,作为乡村医生,自己每天没有固定的上下班时间,“有乡亲生病,你可能半夜也得起来。有时候病人多,家人直接把午饭送到诊所,简单凑合凑合就行了。” 下午3点左右,屋外的雪越下越大,马文芳接到电话,村里有老人身体不适。放下电话,背起暗红色的药箱,马文芳出诊了。这样的药箱,50年里,马文芳背坏了五六个。这些年,马文芳就这样走在风雪里,为乡亲们的健康奔劳。马文芳工作情况如何?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后,又主要在哪些领域参与提出议案、建议?看完《赤脚医生来敲门》视频后,你就都知道了。除此之外,全国两会期间,河南商报还会推出其他视频、H5等形式的新媒体产品,聚焦代表、委员的工作,以及河南的发展成就。报恩
为了169块钱的恩情
他立志当一个赤脚医生为何要当乡村医生,马文芳向河南商报记者讲述了他前前后后的经历和感悟。 1961年,就在马文芳母亲因伤寒病去世后的第五天,他8岁的弟弟也感染上了伤寒。十里八乡的父老乡亲你1分、我5分地自发捐钱,凑够了169元。村里几位年轻人将弟弟抬去开封市治疗,但终因误了时候,弟弟不幸夭折。 “村里一个长辈,家里也是一穷二白,可家里的鸡每下一个蛋,她就拿来让我们换钱用。而她自己,穷得连盐都吃不起。”从那时起,马文芳一方面意识到医生对乡亲们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自己要报答乡亲们的恩情,而当乡村医生是最好的方式。自那时开始,12岁的马文芳开始四处拜师求医。17岁那年,公社成立卫生班,马文芳入班学习1年,回来后便做起了村里的“赤脚医生”。珍藏
商报最早报道马文芳事迹报纸还留存在他办公室 2001年3月,《河南商报》率先报道了马文芳的事迹。至今,马文芳办公室还留存着已经泛黄的报纸,报道题为《爱心诊所里的党员所长》。报道中说,参加抗美援朝的退伍军人赫更臣表示,同乡里7名老军人一样,他们一直在享受着诊所提供的免费医疗和体检。除此之外,他还租来B超等仪器,每年为村里40岁以上的人员提供两次免费体检。孩子们接种疫苗,马文芳更是连成本都不收,“有些家庭经济条件差,要钱他就不接种。可是不接种,孩子一旦生病,后果可能要命。” 心声
自己是个小“桥梁”
把农民问题反映给最高层马文芳打了一个比喻,自己是一座小“桥梁”,把农民的声音、农村的问题传达出去,让政府在制定政策时能够有所依据,让农民从中受益。当选人大代表9年来,马文芳曾到7个省、38个地级市、300多个村调研,先后走访4000多人,共参与提出393条建议、19件议案。干了50年的医生,马文芳做的事儿,乡亲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做了8年全国人大代表,马文芳每年参与提出的建议、议案,除了在社会上引起热议外,村里人也为这位身边的代表叫好。回顾这些年,马文芳从报答乡亲们的恩情开始,因为尽心尽责而被社会所关注。而后来人大代表的身份,让他除了能诊治乡亲们身体上的病之外,还能尽力去治农村的病,让这块生他养他的土地变得更好。马文芳说,他是农民、他在基层,他要用一辈子来为乡亲们服务。花絮
想多腾点时间
好好准备议案和建议 2月21日,从早上开始,开封就飘起零星小雪。8点多,马文芳告诉河南商报记者,担心雪后路况差,原定当天的采访可以往后延一延,“高速上下暴雪,你们来,我也不放心。” 考虑到时间紧张,河南商报记者最终还是如约赶赴开封。苏刘庄村位置偏僻,下了高速后还有好一段距离要走。到村里时,已是中午1点左右。想着这个时间点,马文芳应该在家吃饭,可到他家后才知道,“12点半吃过饭,他就去诊所了。” 一见面,马文芳就说了自己的想法,“采访能不能尽量当天结束?”
原定两天的拍摄要在一天内结束,记者有些为难。聊下去才知道,不少的采访,马文芳都拒绝了,“马上全国两会就要开始了,今年准备的议案、建议自己虽然做了充足准备,不过还是想趁着这段时间再好好打磨打磨。” 马文芳拒绝采访还有另一个考虑,气温忽高忽低,感冒患者明显多了,“诊所离不开人,让乡亲们在诊所等着也不行。” 马文芳也理解记者工作的不易,为此他和记者约定,到北京后再抽出时间接受采访。
(责任编辑:姜洁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