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温建民委员:完善我国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

时间:2016-03-04 来源:中国中医药网 

  提案内容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源于欧美国家,它是指医学专业毕业生在完成院校教育之后,以住院医师的身份在认定的培训基地接受以提高临床能力为主的系统性、规范化培训。发达国家经过对规培制度中碰到的困难、困惑和存在问题进行长年调研后,得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做到了承前(医学院校教育)启后(继续医学教育),对保证临床医师专业水准和医疗服务质量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是医学生成长为合格临床医师的必由之路。”这一明确结论。鉴于对国外西医医师规培的成功经验,国家卫生计生委和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14年共同制定了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中医规培”)实施办法、标准、基地认定标准(国卫科教发〔201356号),并要求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认真贯彻执行,以求进一步提高我国中医住院医师临床水平。然而,在我国中医规培起步较晚。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有:

  1.参加培训的住院医师收入待遇等权益保障不力

  据调查,除部分经济发达地区以外,国内多数规培基地(包括北京市在内)参加规范化培训的医师月收入水平基本波动在20004000元。显然,相比高负荷、高风险的临床工作及上涨的物价而言,这样的月收入是比较低的。薪资待遇保障不力,致使在培住院医师不能安心工作,抱怨不满情绪增加,严重影响其培训的积极性、主动性及专注性,进而影响其完成医疗任务的质量。

  2.不同培训基地的条件有差异,培训质量难以保证

  依据规培标准,中医规培要培养住院医师具备职业道德、专业、人际沟通与团队合作、教学与科研这四大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质量与基地的临床教学“软实力”和“硬实力”密切相关。尽管大部分基地积淀深厚,高水平医生云集、医疗设备先进,但其软硬实力却是良莠不齐,对于这些要求的符合度也不一而足。例如,教师的选择不尽合理,科室的重视程度不足,加之“重使用轻带教”的观念根深蒂固,使培训的效果不理想。此外,大家最不满意的是,对于绝大多数的规培生来讲,培训期间根本学不到真本领,沦落为每天写病史,拉钩,值夜班的劳动力;科室的出科考核普遍流于形式,医院的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对带教老师缺乏奖惩制度,出现“带教好坏一个样”的无带教积极性、责任心不足的消极局面。

  3.在培住院医师心理问题堪忧

  较低的月收入,长距离疲劳往返奔波,归属感和受尊重感不足等均造成巨大心理压力。

  特建议:

  1.保障规培住院医师薪资收入,关注其身心健康

  政府财政部门、住院医师人事单位、培训基地应共同对规培住院医师的薪资保障负责。规培人员的薪资应高于为当地公务员的工资水准,使他们没有后顾之忧。为此,政府应通过各种渠道加大宣传力度,使企业、公众更多地关注和参与医师培训工作,鼓励社会捐赠,并出台相关激励政策;甚至可以建立专门的筹资机构,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保障每个规培住院医师的薪资收入,减少不满情绪,提高培训质量。

  2.培训基地应加强教学软硬实力的建设

  培训基地相关的管理部门应合理统筹经费,加强师资力量配置、加强实训室建设,教学设备的投入,这样可以部分弥补住院医师在轮训过程中临床操作技术不足的缺憾。

  3.根据实际情况量身定制培训标准,采取“规范式”、“师承式”和“分流式”三种导向。

  中医规培标准,应防止“一刀切”。从回顾性的调查研究中发现,院校式教育和师承式教育自古就是中医教育的两大主线,尤其是师承教育的精髓,可谓中医成才的必由之路。因此,开展中医规培应充分体现中医学特色。“规范式”的规培体现“西医技术棒”;“师承式”体现“中医思维强”;而“分流式”则体现为对于能力确实不足,而最终定向培养为养生康复类医学人才的培养目标。“学在临证,因材施教”这正是中医规培区别西医规培的亮点,这也是中医规培亟待开发和完善的求索工作。

(责任编辑:刘茜)

凡注明 “中国中医药报、中国中医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中国中医药网”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国中医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