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建民委员:启动中医 “优才”资源,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
提案内容
2015年12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60周年时发来贺信: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当前,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希望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增强民族自信,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切实把中医药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在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谱写新的篇章。
李克强总理也在当日指示:广大中医药工作者要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勇担中医药发展重任,适应群众健康需求日益增长的趋势,坚持中西医并重,突出中医药的特色与优势,培养更多优秀人才,提升中医药在世界上的影响力。
屠呦呦教授获得诺贝尔奖是国际对已经传承数千年、蕴含民族文化精髓、惠及亿万百姓的中医药的最好认可。
2002年底,中国卫生部部长感慨中医人才断档,提议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策划人才培养项目,培养一批“跟名家、学经典、做临床”的名中医。从全国拥有正高级职称50岁以下的3335名临床医师中推荐400名参加全国统一考试,选拔200名纳入高级人才培养计划;原名“名医班”,最终定名为“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简称“优才”)。财政部划拨经费2400万支撑此项目。2003年项目实施,全国统一设置六大考区,同一天闭卷考试,分四大经典理论和古医案的两部分试题均由之后成为国医大师的16位名老中医命题。在当时的中医界可谓前所未有、盛况空前、轰动一时、影响深远。最终择优选拔出215名“优才”培养对象,纳入首批中医高级人才培养计划研修项目。在三年研修期间,学员们读经典、跟名家、勤临床、做科研,中医药理论功底和临床驾驭能力都获得了长足进步提高。2007年全国首批215名优秀中医临床人才通过综合考核(包括笔试、毕业论文、90份病案分析、科研设计和策论),经专家鉴定结业,授予“优秀中医临床人才”(优才)证书,得到业界同仁和社会大众的广泛好评和赞誉。继首批“优才”结业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又陆续启动第二、三期“优才”培养项目。目前,全国中医优才总人数近1千人。
老一代名老中医、国医大师年事已高,不断有人离开我们,传承、总结老一辈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迫在眉睫;同时,中医药行业需要注入新鲜有活力的血液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的新一代名(老)中医要在传承基础上,探索创新,走向世界,需要充分整合利用好这批优秀人才资源
但是,这批人才目前闲置,未能够用好
目前“优才”现状与面临问题令人担忧。2007年首批215名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结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造就了一批“起点高端、培训严格、博采众家、各持特色、承上启下”的专家导师型优秀人才。我调研了北京、上海、河北、河南、江苏、安徽、辽宁、山东等全国的“优才”们。各地调研数据结果显示,从个人门诊量、发表学术论文、出版专著教材、承担科研课题、举办继续教育项目、带教研究生或徒弟、领导重点学科专科及学会等方面,优才们都比培训之前在各自专业领域发挥了更加重要的作用,一些优才走上领导岗位、成为学科带头人或省市级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导师。
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在项目策划当初,就要求具备“重文化经典、重临床应用、重传承创新,以及道德、素养、知识与能力协调发展”的高端人才特点,以适应社会前进的脚步。中医优才既区别于传统的师带徒只做临床,又不同于博士研究生专事研究,而是医教研兼收并举、擅长对外交流(掌握一门外语)、不可多得的高级人才。这支队伍,整体完成了院校教育(含硕士、博士)、完成了临床医疗专业层级考验、完成了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完成了人才培养计划,充满自信和使命感攀向事业的至高点。
然而,对于全国结业优才的使用,尚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例如,缺少促进“优才”充分发挥作用的政策,缺少落实优才政策的制度,使结业“优才”不能利用自身优势、发挥举足轻重作用。目前大多数优才仍服务在临床一线,医疗生涯已超过30载,均年过55岁,面临退休或已经退休。由于行业特点,中医药人才培养的成长成熟成才期比其他行业(包括西医人才)相对较长,使“优才”们身临“理论基础扎实、临床经验丰富、谙熟专科发展、身怀特色专长而缺少发挥空间”的尴尬局面。
今天在国家领导对中医药行业提出期望和十三五开局之际,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理当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充分发挥重要作用。因为,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属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端人才培养项目,也是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特建议:
1、加强对全国结业优才的整体规划、引领指导、宣传推动,促进中医优才“领任务、挑重担、育人才、出成果”,充分发挥其高端人才作用。
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就发挥全国优才作用,正式发文和出台相关政策,并促使各省市政策落地,对已经结业的优才进行统一管理,统一使用,要在国家级的“十三五”人才规划上有所安排,给予相关政策法规扶持,给予全国优才上升的通道,让高端人才能够真正把中医药“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要求国家中医局和财政部共同设立专项,在“十三五”期间重点抢救这批专家的学术思想。
2、把中医药人才培养项目的链条做实做好。
1)将全国首批结业“优才”(首批结业已8年)“优中选优”纳入国家级名老中医继承导师队伍,所在单位要按照首席科学家使用,并鼓励他们继续带研究生(已退休的要请回来)。“优才”各所在单位要支持他们为后续新“优才”项目的学员授课讲座。充分发挥中医临床“优才”的传承创新作用。
2)建立国家、地方两级双管的中医“优才”导师工作室,打造以“优才”导师为核心的专家团队,专门负责完成相关专业经典理论与临床研究的传承创新工作。建议国家中医管理局和财政部设专项资金给予支持。
3)在“十三五”规划制定时,创新出台与“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和“学术流派传承工程”平行的“中医优才导师工作室”项目,为优秀临床医师和学者创建步入中医高层殿堂的阶梯或桥梁,优才导师工作室应承担中医专业博士带教任务,学员出师应授予博士学位。借“十三五”规划之机全面推广,促使中医传承创新的路径优化、步伐加速、资源共享、成果倍出。
(责任编辑:刘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