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温建民委员:关于合理提高中医药服务项目价格的提案

时间:2016-03-04 来源:中国中医药网 

  我国的医疗服务收费目前仍主要采用项目收费制。医疗服务项目是医疗机构向患者提供服务的具体内容,由国家发改委、卫计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而各项目的收费标准则由省级价格管理部门制定。中医医疗服务项目包括针刺与灸法、中医推拿、中医骨伤、中医肛肠、中医外治等类别,主要是治疗性服务项目,且很少借助仪器设备,集中体现了医务人员的技术劳务价值。我国2016年将全面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从“一城一地”试点转入区域整体推进,随着全面推行医药分开, 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已经成为必然之举,也是公立医院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可是长期以来中医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存在的突出问题,如不积极尽快调整,将会影响医院的运营和医改的推进。

  一、现有中医医疗服务价格严重偏低,难以体现中医药技术劳务价值。在我国,医疗服务收费长期偏低。高估设备和耗材的成本与价值,轻视医生的技术价值和人力成本,成为一个普遍现象。而中医的特色恰恰是简、便、验、廉,不需要高档设备。因此,中医的收费标准长期被压得很低。

  二、尚未形成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中医药规律的中医医疗服务价格定价机制,不能及时科学合理调整中医医疗服务价格。目前中医的收费标准基本上是套用西医诊疗收费价格,但中医诊疗过程几乎不使用仪器设备,也无医用耗材,而是依靠智力因素和技术劳务付出,其定价未能体现中医诊疗的特点和价值。以推拿为例,医生要在体现中医辨证施治的同时,依靠体能完成各种技术手法,是脑力与体力的结合,而一次骨科整复手法治疗收费仅为10-25元左右,相对应的,如果采用手术治疗,则可以收几千元甚至几万元。固然中医药治疗的简、便、验、廉深受患者欢迎,可物价不断上涨,人力成本也随之上升,再维持二十年前的收费标准,中医就难以承受越服务越亏损的沉重压力。只有体现物有所值的服务价格,合理提高收费,才能够使中医医院能够维持运营或发展,使之有积极性不断推出新的独特中医治疗手段,从而使患者得到更多更好的中医医疗服务。

  三、部分地方政府对中医医疗服务项目价格调整不积极。医改以来, 多数地区没有将2012年版《全国医疗服务项目规范》全部337项中医医疗服务项目纳入收费项目;目前,全国31个省市中,北京等10多个省市尚未调整中医医疗服务项目价格。有些已经调整价格的地区,由于基数过低,调整力度太小,中医医疗服务价格仍不能反映中医药人员技术劳务价值。比如:上海市中医针刺治疗价格为10元,只需挂号一次即可治疗5次,与西医的换药、注射收费属于同一档次,而针刺的认穴、手法,需要丰富的经验和较高的技术,一次治疗往往要20分钟以上。又如200612月吉林省财政厅、卫生厅、发改委联合出台文件,于20071月日重新调整了医疗服务价格,(比如:刮痧疗法每部位收费15元,每次治疗时间20分钟,材料成本5元,人工成本约15元,合计成本20元;雷火灸疗法每部位50元,材料25元,人工20元,再加水电煤气合计成本已经高于收费),因此本次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后仍是低于成本收费,这样医院将难以为继。

  长期以来,中医诊疗项目太少、 技术劳务价格太低,已成为制约中医事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随着物价指数和人力成本等不断上升,中医收费价格却几十年维持原有标准,无法合理体现中医的技术价值和中医师的劳动。所得与付出劳动严重倒挂,抑制了中医医务人员的积极性,造成人才大量流失,中医绝技失传,有的中医弃中从西。由于收益不佳甚至亏损,使中医医疗机构面临萎缩状态,不少综合性医院的中医科室关门、合并。严重影响了中医药的发展。

  我的建议:

  1、尽快调整中医医疗服务项目的数量和价格

  请国务院督促没有进行中医医疗服务项目价格改革的省市要有明确的改革办法和时间规定,应尽快启动提高中医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工作。对部分属于保健养生性质的中医项目,建议放开价格,由相应的医疗机构自行定价。 

  2、建立价格动态监测和评估机制

  通过建立中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监测平台,实时监控公立中医医疗机构的中医医疗服务项目使用、收费、医保支付等情况,了解价格改革过程中的中医项目变化情况,及时发现问题,为价格改革提供数据支撑。

  逐步将经济发展水平、患者承受能力、医院收入结构、项目实际成本、项目使用情况和医疗技术发展变化等多方面因素纳入价格评估范围,推动中医医疗服务价格管理的精细化,实现价格管理和行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3、建立中医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动态调整机制

  根据中医医疗服务项目的监测和评估结果,参考同经济类型地区的中医项目收费标准,结合医疗机构的等级、医务人员职称、项目使用情况变化等因素,就定价方式、定价时间、定价依据等问题建立连续、科学、灵活的价格动态调整机制,保证中医医疗服务价格在动态中相对稳定,充分发挥中医特色优势,促进中医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中医医疗需求。

  同时建议综合考虑各地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社会平均工资、中医服务项目的实际成本等变化趋势,并参考同类型经济地区中医项目收费标准,合理制定中医医疗服务价格的增长机制。

  4、建立联合定价机制

  中医价格改革要本着基本不增加患者负担、又能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的原则,应建立发改委、卫计委、中医局、财政局、医保局联合定价机制,形成定价机制、医保支付机制、财政补偿机制、医院绩效考核机制、鼓励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机制等机制联动,确保中医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积极、稳步的推进。

(责任编辑:刘茜)

凡注明 “中国中医药报、中国中医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中国中医药网”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国中医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