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司富春委员:加快推进中医药产业发展 服务健康中国建设

时间:2016-03-03 来源:中国中医药网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五大发展理念,明确健康中国建设的社会发展目标。中医药作为我国独特的医疗卫生资源,几千年来形成的整体观、系统论、辨证论治和“治未病”特色与优势对养生保健、亚健康调理与慢性病、难治性疾病、突发性疾病防治具有明显的优势,可有效地解决健康需求不断增加、诊疗技术飞速发展与医疗保健费用不断增高等矛盾,对于提高国民健康水平,服务健康中国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加快推进中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要性

  第一,加快推进中医药产业发展,对于加强中医药继承创新,加快开发治疗慢性病、多发性疾病、难治性疾病中药新药,提供强身防病保健、抗衰老益寿延年、美容化妆等所需要的健康相关产品和服务,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重要作用。第二,适应未来医学从疾病医学向健康医学转变、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转变的发展趋势,迫切需要继承和发展中医药的绿色健康理念、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辨证施治和综合施治的诊疗模式、运用自然的防治手段和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加快推进中医药产业发展,拓宽中医药服务领域,对于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服务健康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第三,加快推进中医药产业发展,有助于以其为辐射点,带动旅游业、文化业、健康服务业等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动能,同时也可以为社会提供多层次、多形式的就业岗位,增加社会就业,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第四,中医药作为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综合效益好的产业,是典型的绿色产业、生态产业、节约型产业,加快推进中药产业发展,加强中药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推动中药材规范化、规模化种植,有助于推进医药产业绿色发展、低碳发展,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二、加快推进中医药产业发展,服务健康中国建设的建议

  1. 进一步加强中医药产业发展的统筹规划和各项利好政策的贯彻落实

  第一,加强贯彻落实《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围绕中医药产业发展,出台更加详尽的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意见措施,支持中医药产业做大做强。第二,加强中医药产业发展的改革创新,建立帮扶机制,开展对口支持,破解推进中医药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将加快推进中医药产业发展落到实处。如加强支持中医药产业建设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研究中心,提升研发创新能力;尽快建立国家中药提取物标准体系,支持新产品开发及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将一些地市的特色中药材批发市场纳入农产品批发市场专项支持范围,给予重点扶持。第三,深入查找制约中医药产业发展的障碍和瓶颈,找准着力点和突破口,创造更加有利于发展现代中医药产业的条件和环境。

  2. 着力推进中医药原始创新研究,为中医药产业发展提供活力

  第一,健全以国家和省级中医药科研机构为核心,以高等院校、医疗机构和企业为主体,以中医科学研究基地(平台)为支撑,多学科、跨部门共同参与的中医药协同创新体制机制,完善中医药领域科技布局。第二,针对重大疾病、多发性疾病、难治性疾病,瞄准中医药科技创新前沿和重点,集成生物医学、系统科学等研究方法,从提高临床疗效入手,开发一批有效成分明确、作用机理清楚、剂型先进、安全高效的中药新药,形成一批防治重大疾病和治未病的重大产品和技术成果,开发一批基于中医理论的诊疗仪器与设备。第三,加强中医药原创思维与快速发展的信息、生物、新材料等新技术、新方法的有机结合起来融合,从中寻找创新灵感和路径,推动中医诊疗设备、中医健身产品、中药、保健食品的研发与应用,开发多元化多层次的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包。第四,加强中医药科技规划和项目的统筹,把企业技术需求、服务需求与高校、科研院所创新攻关结合起来,创建中药现代化协同创新战略联盟和中药产业公共科技创新平台,构建涵盖中药产品研发、工艺研究、中药新药创制等全过程的中药研发体系,促进中医药产业发展。

  3. 加快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业

  第一,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政策引导,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社会资本发展多种形式的中医药健康服务,着力扩大供给,培育新型业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服务需求,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第二,积极探索创新中医药健康服务模式。一方面,树立大健康理念,探索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融健康管理与健康服务为一体的新型中医药健康服务模式。重点要以中医医疗服务模式创新为突破口,优化传统诊疗模式,探索融医疗、预防、保健、养生、康复于一体、全链条的医院发展模式,涵盖医院、社区、家庭的延伸服务模式,多专业联合诊疗的服务模式,多种方法并用的综合治疗模式以及体现中医药文化和大医精诚理念的服务模式。另一方面,鼓励各医疗机构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提供在线预约诊疗、候诊提醒、划价缴费、诊疗报告查询、药品配送等便捷服务;积极推进智慧医疗,发展自动化、智能化的中医药健康信息服务。第三,加强中医药产学研深度协作,加快中医药健康产品研发及转化。加快中医药健康服务技术产品的开发和服务项目的设计,形成针对不同健康状态人群的中医健康干预方案或服务包;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将中医药的原创思维与现代新技术、新方法有机结合,从中寻找创新灵感和路径,推动中医诊疗设备、中医健身产品、中药、保健食品的研发。

  4. 大力发展中医药文化产业

  第一,将中医药文化纳入“十三五”国家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创作一批承载中医药文化的创意产品和文化精品;促进中医药与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数字出版、动漫游戏、旅游餐饮、体育演艺等有效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产品和服务。第二,全面发挥地方中医药文化优势,积极探索并挖掘整理中医药优秀文化,加强与旅游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等的有机融合,大力发展以提供中医药文化传播及养生保健、医疗康复等服务为主题的创意旅游新业态及其产业链条。第三,加快建立国家级中医药文化科技产业园区。从中医药本草文化、医疗文化、饮食文化、养生文化、气功文化、休闲文化等入手,集中医药健康教育、养生文化服务业、生态健康旅游业、中医药文化会展业、保健休闲娱乐业、药膳食疗等功能为一体,将园区打造成能提高人们身心健康水平的各种中医药文化服务平台,加深人们对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的认识和理解,逐步实现中医药文化传承的系列化、产业化发展。第四,大力支持中医药健康知识传播机构发展,培育中医药健康文化产业。综合运用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和数字智能终端、移动终端等新型载体,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知识,深入宣传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推广科学有效的中医药养生、保健方法,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全社会形成重视和促进健康的风气;加快推动中医药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将中医药基础知识纳入中小学传统文化、生理卫生课程,开展中医药启蒙教育,弘扬中医药文化,传承祖国医学,推广普及中医药知识。

(责任编辑:姜洁冰)

凡注明 “中国中医药报、中国中医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中国中医药网”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国中医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