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张其成委员:集中力量建一所“世界一流中医药大学”

时间:2016-03-03 来源:中国中医药网 

  一、理由

  1.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2015年12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致信祝贺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60周年中说:“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当前,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希望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增强民族自信,勇攀医学高峰,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在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谱写新的篇章。”2015年屠哟哟获得世界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再次将“中医药”推向了世界的舞台,并站在了科学的最高领奖台。屠呦呦应邀受奖,并进行了《青蒿素的发现:传统中医献给世界的礼物》的主题演讲,她说:“中医药从神农、百草开始,在几千年的发展中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对于自然资源的药用价值,已经有所整理和归纳,通过继承发扬,发掘提高,一定会有所发现、创新,从而造福人类。” 近年来,中医药事业同样得到了习近平主席、李克强总理和刘延东副总理的大力支持。随着中医药立法的脚步,2016年2月14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又确定了五条进一步促进中医药发展措施。我们相信“建设世界一流中医药大学”也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

  2.建设世界一流中医药大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中医药高等教育已经走过了近60年的发展历程,中医药学是最具中国特色的学科。近年来,中医药逐渐走向世界,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上升。从上个世纪70年代起,针灸在美国风靡了40余年。2001年北京中医药大学与英国中萨大学(Middlesex University)联合在该校开办五年制中医本科教育,是中国教育部批准的第一个在海外授予中国学位的合作项目。从2012年7月开始,澳大利亚对中医、中药师进行全国注册管理,为西方国家首次确立中医合法地位。2016年1月27日,北京中医药大学巴塞罗那分校落户西班牙,中医硕士学位首次进入欧盟主流医学教育体系。中医药的传承与创新在于教育,可以说中医药院校教育决定了中医药的未来走向。然而,目前全国中医药大学在我国各类大学排行榜中排名均难进入百强,如由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编制完成的《2015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所公布得“2015中国大学排行榜700强”,中医药大学中排名最前的北京中医药大学也仅居117名。与综合性大学相比,中医高校投入明显不足,中医高校综合实力没有达到应有水平。由于现行的中医药大学与中医科研机构分立,没能很好形成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格局,再加上中医传承的特殊性,导致中医的综合协同创新能力难以提高,至今尚没有“2011计划”入围项目。2015年10月,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建设世界一流中医药大学应当提上日程。

  二、建议

  1.以北京中医药大学为依托,集中力量建一所“世界一流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是唯一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学科建设平台”的高等中医药院校,是唯一一所由教育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的重点中医药大学。学校现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涵盖15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另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48个,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8个,重点学科建设在全国中医药院校中保持领先地位。2012年,在教育部组织的第三轮学科评估中,该校中医学和中西医结合两个学科均排名第一。2014年11月17日,在国家主席习近平与澳大利亚总理阿博特的共同见证下,北京中医药大学与西悉尼大学签署了再澳洲建立“中医中心”的合作协议,也拉开了北京中医药大学在海外建立“中医中心”的序幕。综上所述,北京中医药大学的综合实力居于全国中医药大学之首,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加大对中医药院校的扶持力度,集中力量将北京中医药大学建设成为世界一流中医药大学。

  2.教育部重点支持五所中医药大学打造世界一流的中医药学科。中医药学科是我国教育的特色学科,要加强顶层设计,优化学科建设条件。根据中医药学科自身的学科特点,设置特色专业,合理学科布局,结合国际学术前沿和中医药人才需求,不断探索中医药的教育教学模式,打造中医药学一流的中医特色学科专业。关注“国家急需、世界一流”的重大科学问题,在保持中医学科特色和原创性的前提下,不断提高科研创新能力,力争取得国际公认的重大科研成果。借助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中医药的海外传播,提高中医药的世界知名度。

  促进中医药大学之间的合作以及与其他综合性大学的合作。2015年12月22日下午,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和南京中医药大学联合签署了“创建世界一流中医药大学合作联盟”。五所大学共同探讨,在创新人才培养、一流学科建设、创新管理体制、协同发展、促进中医药走出去等方面达成了许多共识,加强了中医药大学之间的资源共享,提高了中医药大学共同发展创新的凝聚力。但是除了中医药大学的合作外,还应加强中医药大学与其他综合性大学的合作,推进跨学科的研究,才有新的火花,从而促进传统中医药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从而获得更多的优秀成果。

  3、在科研方面,由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启动“2011计划”至今仍无中医药项目入围,而且中医药大学所获得的经费支持远远少于其他综合性大学。

  4.制定具有中医药学特色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和人才考核体系。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数千年与疾病作斗争中形成的医学科学,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沃土,汲取了儒释道的精华,蕴涵着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具有现代自然科学与人文社科双重属性,因此,不能完全按照现代的学科分类把中医药学归为自然科学或者人文社会科学。目前国内的中医药学基本上都是按照自然科学的学科评价体系进行中医药科研成果的评价以及人才的考核,如以SCI来评价中医药的科研成果,以SCI为指标来进行中医药学人才考核,显然是不合理的。建议制定适合中医药学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和人才考核指标,有利于世界一流中医药大学的建设。

(责任编辑:姜洁冰)

凡注明 “中国中医药报、中国中医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中国中医药网”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国中医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