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雷菊芳委员:关于修订国家药典中毒性中药材的用法用量标准的提案

时间:2016-03-03 来源:中国中医药网 

  中医药与西医药在理论基础、技术方法以及在对健康与疾病关系的认识方面截然不同,相互独立、自成体系,不能以现代医学及其药理、毒理学的观点约束中医药的发展。

  《中国药典》在制定、衡量中药材特别是一些毒性中药材的时候,其对中药材毒副作用的描述及剂量的限制与临床实际使用不完全符合,多数中药材的实际使用剂量如果按照该《中国药典》所标注的使用剂量,根本治不了病,制约了医生合理使用相关药物,也抑制了传统中医药优势的发挥。

  以中医普遍使用的附子、半夏为例,在《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中所记载的附子、半夏的临床使用药量,远远超出最新《中国药典》的规定剂量。大量临床证明,回归汉代之前的附子、半夏用法用量能有效治疗急危重症、疑难杂病。以当代著名医家——李可老中医为例,擅长应用大剂量附子治疗疑难杂症,其治疗各种心衰的破格救心汤,其制附子用30-100-200g之间,经治万例病人以上,垂死病人有24小时用制附子500g以上者。以附子为主药,附子的剧毒,正是其起死回生药效所在。

  关于这点认识,近代的动物实验研究,以附子为主的四逆汤方,大剂量对各种动物休克均有很好的救治作用,而小剂量附子为主的四逆汤却没有这样的作用。进一步论证了李可老中医临床应用大剂量附子的科学论断。

  近代动物实验表明,附子的剂量与治疗作用,呈明显的量效关系。而李可老中医在几十年临床上应用附子观察,也充分证明了附子的剂量与作用疗效,有显著的量效关系。

  但中医生为了救治患者,合理使用此类超《中国药典》用量的药物时,没有相应的法律保护,从而承担了不必要的风险。许多医生因其用量超出药典范围及目前医患关系的严峻形势而不敢贸然使用,最终受到伤害的还是病人。

  鉴于此,建议尽快组织中医专家(特别是长期从事临床和民间中医人员)对中药的剂量、炮制方法、安全性、有效性、使用方法和禁忌等做全面的评定,尽快完善和修改现行《国家药典》中中医及民族医的用药标准,并明确使用条件、使用标准、临床调剂方法等,给予中医及民族医更合理的用药权限。并形成国际标准,发挥中医药及民族医药在治疗疾病,尤其在治疗急危重症、疑难杂病时的优势。

  为确保用药的安全性,可在监管环节加强管理:如对于开具含有附子、半夏等药物处方的医生经过相关传承基地特定的培训及考核,通过考核后颁发相应证书;也可参考西医毒麻药的使用与管理办法,规定必须有相应传承资质的医生方可开具含有此类中药的处方并限制其剂量。

(责任编辑:姜洁冰)

凡注明 “中国中医药报、中国中医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中国中医药网”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国中医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