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中医科学院作为中医药研究的国家队,凭借雄厚的科研实力,集中坚实的人才队伍,在党和国家的坚强领导下,披荆斩棘,麾军前进,为中医药不断开拓发展之路。中医药第一个973项目、中医药标准化建设、中医药防治艾滋病研究……这些由中国中医科学院领衔开展的重要科技工作,无不体现了中国中医科学院在中医药科研领域敢为人先、舍我其谁的历史使命感。

剑锋磨砺敢为先 拓宽坦途引后人

——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60周年系列报道之六

时间:2015-12-24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林晓斐

  中医药第一个973项目在这里产生

  基础研究是带动原始创新、积累智力资本的重要途径,是一个国家科研水平跻身世界前列的必要条件,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根本动力和源泉。中国中医科学院充分发挥中医基础研究的引领作用,用基础研究方面的每一次重大突破推动中医药科学的整体发展。其中,上世纪末最令人瞩目的中医药重大基础研究当属中医药领域第一个973计划项目“方剂关键科学问题的基础研究”。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简称973计划)是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对我国未来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全局性和带动性的基础研究发展计划。1999年10月12日,按照择需、择重、择优的原则,以公开、公平、公正竞标的遴选方式,以周光召院士为首的专家顾问组在听取了百余名各学科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后,确定将“方剂关键科学问题的基础研究”项目正式列入973计划。

  当年立项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共有42个,“方剂关键科学问题的基础研究”是其中唯一的中医药项目,也是当时中医药领域层次最高、资助力度最大的国家级科研项目,表明了国家对中医药研究的重视,标志着中医药基础研究进入了新的里程。

  项目依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中医研究院为主要承担单位,时任中国中医研究院院长的王永炎院士担任项目首席科学家,联合中国科学院、军事医学科学院、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跨专业、多学科的专家共同参与,同时有多所中医药院校参加,是国内首次对方剂关键科学问题进行的多层次系统性基础研究。

  原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朱庆生曾对项目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该项目打破行业地域的界限,多学科交叉、联合攻关以解决中医药研究的重大科学问题,这本身就是成果。

  研究人员按照病证结合、理法方药统一、认真继承、重在创新的整体研究思路,揭示中医方剂对疾病治疗及亚健康状态整合调节的基本原理。总体设计以方剂基本科学问题中的三个相互联系的关键环节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建立方剂物质分离分析、生物效应评价的关键方法与创新技术为先导,以方剂药效物质作为突破口,方剂的作用原理为研究重点,形成创新中药的理论基础和关键技术体系。

  王永炎回忆,那时他和王一涛教授被科技部聘为首席科学家,尽管担子很重,但在当时科研管理模式有所变化的情况下,专家群体自我管理逐渐加强,这让他们的压力减轻不少。在项目启动一年后,王永炎院士主动辞去了院长职务,全身心地投入科研工作。

  令王永炎至今记忆犹新的是当时项目组中青年学者们饱满的爱国主义激情和强烈的事业心。“学习、团结、开拓就是我们这个项目组的精神”。王永炎率领研究人员力求通过促进中医药学科的发展达到中医药事业和学术发展的目的,本着学术民主、百家争鸣的理念,允许、鼓励、提倡年轻人求真求异,最大限度地发挥全体研究人员的聪明才智,以保证项目的顺利完成。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全体研究人员始终牢记:“创新是民族的灵魂,要有创新的意识,创新的思维,这些是国家和民族的需要,是研究者的生命线。”

  “方剂关键科学问题的基础研究”在常用有效方剂作用原理研究中取得了重要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初步形成创新中药的理论基础,更有效地指导临床医疗和中药生产,提高疗效和产品质量。为从根本上改变我国中药产业落后的状况,使其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更重要的是,中医药第一个973计划项目这一良好开端为后来中医药基础研究筑牢根基,从那以后,科技部和973计划顾问组更加重视中医药这一科技资源。2005年,国家在973计划中设立了中医理论基础研究专题,并专门成立了专题专家组,开始对中医理论的基础研究进行持续、系统的支持。

  为中医药标准化建设领路

ISO/TC249第一次全体会议代表合影

  得天独厚的“五种资源”让中医药逐渐吸引世界的目光,中医药走出国门迫切需要开展标准化工作。

  王永炎院士作为中医药行业的领军人物,最早提出开展中医药标准化工作,组织制定了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与疗效判定标准”、行业组织标准“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牵头承担WHO西太区传统医药临床实践指南制定工作,组织起草了27种疾病的中医药临床实践指南。

  2014年,在由中国标准化协会主办的中国标准化论坛上,作为中国标准化工作奠基人之一的王永炎院士被授予“标准化终身成就奖”,成为中医药界首位获此殊荣的专家。

  2006年,在出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所长之初,王永炎就把规范标准研究作为重点目标之一。2009年,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承担了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医药技术委员会(ISO/TC249)国内技术对口单位的工作,王永炎亲力亲为,以其卓越的学术影响力,带动中医药行业全面开展ISO中医药国际标准化工作。

  2007年,中国中医科学院与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达成合作意向,编写一套基于证据、并具有中医诊疗特色和优势的27种疾病的中医临床实践指南和5种疾病的针灸临床实践指南。项目组由王永炎院士负责,成立了专家指导委员会和项目办公室,组织200余名专家展开研究和编写工作。

  该《指南》的特色在于引进了国际通行的临床实践指南编写思路和方法,同时,多学科交叉组成的编写队伍,突破单纯由中医药领域专家共识形成指南的局限。编写时参照WHO西太区组织专家讨论推荐的要求和模板,锻炼了一支能与国际接轨的专业团队,对于规范使用中医药,提高中医药的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2013年,在王永炎院士倡导下设立的中医药行业唯一的标准化研究中心——中医药标准规范研究中心正式成立。中国中医科学院依托“中医药国际标准制定与关键问题研究”形成的三项国际标准提案,全部通过ISO正式立项。

  2014年,中医药国际标准制定工作取得重要突破。为了保证中医针灸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适应针灸研究和临床发展需要,作为ISO/TC249首批重点提出的国际标准提案,历经两年多的各阶段论证工作,《一次性使用无菌针灸针》国际标准于2014年2月正式出版,成为ISO/TC249发布的首个中医药国际标准。

  不久,首个中药ISO国际标准“人参种子种苗国际标准”也正式颁布。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作为全国中药材种子种苗标准化委员会挂靠单位,一直致力于中国中药材国家标准研究和制定。“人参种子种苗国际标准”获得ISO立项后,该中心组织专业团队,在国家标准基础上开展研究,逐项进行研讨和完善,终使中药首个国际标准落地。

  同年,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标准研究团队历时三年研究制定的“中医药文献元数据标准”和“中医药语言系统语义网络框架”两项国际标准正式发布,成为ISO/TC215发布的首个中医药信息国际标准,对中医药术语信息系统和文献信息系统的建设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2015年,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国际标准制定工作取得新进展。由中医药信息标准研究团队主持制定的《中医药信息标准体系框架与分类》国际技术规范于5月1日正式发布,成为ISO/TC215与ISO/TC249的首个联合工作项目。中药资源中心主持制定的《中医药-中药材重金属限量》国际标准正式发布,成为继《中医药-人参种子种苗》后第二个中药相关国际标准,也是首个植物类传统药材的重金属国际标准国际标准。

  中医药术语具有历史性、人文性,常出现定性描述、抽象概念用具体物名来表述,以及古今词义演变等现象。鉴于中医药术语的特殊性,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2000年成立并挂靠在中国中医科学院,组建以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术语与工具书研究室为主的致力于中医药学术语研究的学术团队,创立了一套符合中医药学特点的术语规范与审定模式。

  该团队先后承担国家科技部4个项目,包括“中医药基本名词术语规范化研究”“中医内妇儿科名词术语规范与审定”“中医外科肛肠科皮肤科骨伤科眼科耳鼻喉科术语规范审定”“中医药基础学科名词术语规范研究”(重大项目)等,现已完成前3项,其研究成果均转化为名词国家规范,《中医临床术语》《中医名词术语编制通则》等成果正在转化为国家、行业标准。

  标准化建设是提高中医药学术水平的必然要求,是保障中医药服务质量的基本支撑,在中医药事业发展中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中国中医科学院引领标准化建设工作,建立中医药标准化中心,统筹管理中医药国际、国内标准工作,聚集研究团队,形成专业化中医药标准研究力量,建立创新机制,实体机构与虚拟组织相结合,整体提升了中医药标准研究水平,为中医药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引领全国中医药 防治艾滋病工作

  上世纪八十年代,人类首度发现HIV病毒,至今艾滋病在临床防治上依然面临“既无疫苗,又无法治愈”的难题。作为国家级的中医研究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具备对各种重大疾病开展中医药科学研究的能力和条件。早在1990 年该院就设立了艾滋病研究室,与其他研究室一道,共同进行艾滋病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工作,是全国最早开展艾滋病治疗研究工作的科研单位。

  从1991年起,中国中医研究院派出专家运用中医辨证论治和协定处方相结合的方法,在非洲的坦桑尼亚为上万艾滋病患者进行治疗,“中研Ⅱ号”从长期系统观察的4个方剂中脱颖而出,表现出较好的临床效果。有了前期临床病例的积累,2003年,科研人员开展“中研Ⅱ号”治疗HIV/AIDS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证实该方不仅具有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同时也对艾滋病毒具有抑制作用。

  为了巩固研究成果,当时的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艾滋病研究室主任王健趁热打铁,针对艾滋病早中期热毒内蕴、气阴两虚的病机,以扶正祛邪为治疗原则,采用益气养阴、清热解毒治疗大法,以人参、黄芪补益元气为主,枸杞子、天花粉为辅,紫花地丁、丹参为佐,组成“中研Ⅳ号”。经大量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该方主药具有调整和提高机体特异性和/或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佐药具有一定抑制HIV活性作用。

  为了适应新的发展形势,中国中医科学院组建了一支素质高、知识结构合理、具有团队精神,集基础研究、临床医疗、药物开发于一体的专门从事中医药防治艾滋病的研究队伍,成立了中国中医科学院艾滋病研究中心。

  尽管艾滋病无法治愈,但无论西医还是中医,都在积极地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相关研究都把艾滋病看成是一种慢性可控性疾病。西医比较肯定的是抗病毒药的高效联合疗法(HAART),但由于该疗法存在长期服药容易耐药、停药反跳、副作用大、价钱昂贵等局限性,寻找符合我国国情的治疗手段成为当时摆在中国科学家面前的难题。

  为此,中国中医科学院在所承担的国家“十五”科技攻关滚动课题“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疗效评价的研究”中,开展了“艾宁颗粒对HAART疗法的影响及疗效评价研究”,发现中西药合用组比单纯西药组在稳定HIV/AIDS患者免疫功能或延缓其免疫细胞下降方面有一定作用,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优于单纯西药组,成为艾滋病患者新的福音。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形势的需要,中医药防治艾滋病研究工作不断深化和完善,愈加规范化、规模化和科学化,进入了一个高质量的研究时期。2008年,艾滋病中心主持了国家“十一五”科技重大专项“艾滋病中医证候学研究”,共完成10747例次的临床随访。运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决策树等统计方法和人机结合判断证型的模式,总结出艾滋病中医病性、病位和病机等特点。

  2012年,艾滋病中心又主持了国家“十二五”科技重大专项“中医药延缓HIV感染者发病、促进免疫重建及降低耐药的临床研究”课题,通过单用中药延缓HIV感染者发病以及中西药合用降低HAART耐药、毒副作用和免疫重建的科学研究,形成安全有效的中医药优化治疗方案,降低新发现数和病死率,提高生存质量。同时,建立中西医联合攻关的中医药干预艾滋病长期随访机制,为“十三五”在举国体制下开展中西医结合防治艾滋病大规模研究奠定坚实基础。

  由中国中医科学院艾滋病研究中心组织和管理的全国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试点项目,于2004年8月开始,对艾滋病患者进行关怀救治,截至2014年9月30日,项目已从2004年的5省市扩大到如今的19省市,全国中医治疗点已达163个,并开展艾滋病相关病症诊疗方案的制订工作,编写了WHO西太区中医循证临床实践指南(艾滋病部分)。

  由于在防治艾滋病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中国中医科学院艾滋病中心于2013 年 10 月被国家卫计委、人社部评为“全国艾滋病防治工作先进集体”。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防治艾滋病研究工作在传统医药防治艾滋病领域处于国内外领先地位。近三十年来,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临床实践和科技攻关所取得的成果,丰富了艾滋病的治疗手段,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艾滋病治疗途径,彰显了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和服务人类健康的强大优势。

(责任编辑:刘茜)

凡注明 “中国中医药报、中国中医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中国中医药网”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国中医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