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第五届中国中医药发展大会 > 高峰论坛

陈其广:战略构建独具中国特色的医药卫生模式

时间:2015-09-08  

高新军/摄

    能够到华佗的故乡亳州来参加今天的大会,我感到非常高兴。首先感谢会议主办方和承办方的邀请。我是一个外人,对中医药行业关注了十年,很多人讲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但是我作为一个外行,我始终不是以一种看热闹的心态和一种看热闹的方法来关注中医药的,所以我今天的讲话可能和其他嘉宾的讲话有所不同,我想有不同意见的存在,对于中医药的健康和持续发展是一个有益的前提条件,而且也是我们国家舆论环境健康有机生气勃勃的一种表现。

    我们首先要肯定,进入新世纪,尤其是党的十七大以来,中央和国务院多次重申中西医并重的基本方针,明确了要扶持和促进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的基本政策导向。确实,自那以来,国内的中医药形势有了很大的好转,这个好转不仅是中医药管理部门努力的结果,不仅是中医药业界方方面面人士努力的结果,也是社会广大民众热爱和支持中医药的结果。但是要看到的问题是,中医药自近代以来,屡次遭受质疑和遍地打击,所以一些跨领域、跨时代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而且在新的形势下,又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这都是需要我们密切关注勇敢面对和妥善解决的。

    由于时间关系,我只是简单的介绍一下从08年以来作为重大国情调研项目中医药调研的一些基本情况。我们从事中医药国情调研抓住三个内容,第一明确立场。之所以我们的讲话和其他嘉宾的讲话有所不同,就是因为我们是站在中医药行业之外,就是俗话讲“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这种态度,来看待中医药。从国家和民族的根本整体和长远利益角度,来看待中医药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提出关键的决策建议。

    第二,我们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态度,不回避问题,不回避困难。那么我们调研工作有三个重点。第一个重点,就中医药对国家民族的价值和意义究竟何在。第二个问题,就是中医药生存和发展所遇到的主要困难和关键问题是由于什么原因产生的,又有什么表现。第三个,就是为核心领导机关提供决策建议,解决现成问题和实现未来发展的方向以及切实可行的法规措施是什么。

    我们重点关注四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就是社会环境、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以及决策改进的建议。在方法上,注重了首先是关联、互动、整体的方法。第二是历史、现实和未来结合的方法。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涉及了中医药整个完整产业链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都有涉及。而且从地域上覆盖了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通过将近八年的调研,我们认为中医药领域的问题大致可以归结为16个问题,但是我们最重要的,最关注的也是社会不是很关注的一个问题,是什么?就是中央和国务院提出要扶持中医药发展的原因和目标是什么。这个问题我们觉得不管是业界还是业界外,都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但是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我们要问,党和国家为什么要扶持中医?扶持中医药最后要实现什么目标?这是一个最关键的问题。

    现在大家都知道,医药问题是国家和民众的重大紧迫问题,从国家来讲,宪法规定了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就要以民为本,就要保民安民。现在看病的问题成为现代社会的三大问题之一。另外从民众来讲,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是追求生活理想和事业目标的基础。人活不好,活不健康,你的追求就失去了价值和意义。那么在保障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外部因素方面,医药服务是其中重要的技术手段。

    之所以讲医药问题已经成为国家和民众的重大紧迫问题,它在现实方面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它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不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问题。中国解决医药问题的根本出路,就是中国式的解决办法。关于美国和中国的人均医药费用比较,上午张院士引用的数据是30倍,那个根据具体年代的变化有所不同,最高的时候曾经达到60倍。所以我们的结论就是,如果我们把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的医疗模式作为标准,我们国家的GDP不吃不喝连看病都不够,而且这种情况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不会有根本改变,这就决定了我们国家的医药卫生体制、医药卫生改革不能走发达国家的老路,不能重蹈覆辙。

    现实难点的第二个方面,是医药费用的增长幅度明显超过GDP和群众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幅度。而且我们要结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出现的新常态,对医药问题可能产生的影响加以关注,加以思考。

    第三个难点就在于,中国正在进入老龄化社会。进入老龄化社会,医保资金的缴用矛盾必将越来越突出,成为我国推进当前医改的重大难点问题,老龄化的问题不要轻视。很多同志讲,你们搞这个社会科学研究的,搞决策研究的,不要总是去提问题,不要总讲问题,有些问题制度上有规定的你们就不要多讲。我的观点正好相反,搞社会科学研究的,搞决策研究的,就是要有超前的眼光。要提前发现问题,提前分析问题,提前提出建议。咱们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就是至少八年前就有学者提出来,要改变独生子女政策了。但是一直到近年,才有了改变。这个改变能不能够对避免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以后出现的一些社会问题,现在还是要看时间的检验。所以搞决策研究的的,一定要有超前的眼光,要提前向核心领导机关提出建议。这样才是正确的态度。

    现实问题的第四个难点,就在于现代疾病。所谓现代疾病,实际上在很大程度是与环境因素变化直接相关的。我们讲的现代疾病,一类是生理性的疾病一类是心理性的疾病,这个都是和现代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的。如果我们就医药论医药,而不涉及到现代疾病产生的社会根源,不从系统论、整体论的思维方法来提出解决方案,只会延宕以至于延误这一类问题的解决,造成人民群众更多的健康和生命损失。所以我们在讲中医药问题的时候,要用系统论的观点,要有整体的观点,不能就事论事。

    解决中国医药问题的基本思路,从方向性来考虑,我们认为就是要坚持宪法。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的原则,要坚持党和国家,关于中西医并重的医药卫生工作根本方针,在这个两个原则的指导下,建设独具中国特色的技术成熟、疗效明显、同时费用又相对低廉的医药卫生模式。这是我们提出的解决中国医改问题一个基本思路。

    在操作性上,我们认为,搞管理的同志都知道,这个思考方式,实际上在现实操作当中,首先决定问题解决方案的可靠性和有效性的,是技术路线的选择问题,不同的技术路线它决定了不同的经济代价、经济成本,又决定了制度的稳定性。我们现在很多同志解决问题的思路是反过来的,先看看群众有什么反应,看看我腰包里有多少钱,然后再想什么办法来解决问题。这是一种被动的解决问题的思路。正确的、积极的解决问题的思路是,首先选择正确的技术路线。在医药卫生领域同样存在这个问题,我们讲中医药和西医药都是维护人类健康,解决人类防病治病的有效体系,但是这两个不同的指示体系,理论体系,操作方法体系,会造成不同的经济代价,而不同的经济代价就对于我们国家的医药卫生制度,对于我们国家的医保制度能不能长久持续的进行下去,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作为一个社会科学和管理决策研究者,我们给中医药的基本定义,是怎么下的,我们首先肯定中医药不是像有些人讲的那样,中医药是经不起检验的,是不能重复验证的,我们认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中医药实际上已经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时间和亿万人的生命实践在不断进行发现、创造、积累、检验和完善,它不是没有经过检验,相反它是在五千多年的时间里,用亿万人的生命在那进行了检验。

    第二我们强调中医药是明显有别于西方近现代医药的一个原创的、独立的、完整的医药知识理论和方法技能体系,中医药是建设独具中国特色的医药卫生体系和国民健康保障体系的基石。我们国家要从医改当中走出一条中国式的道路,我们国家的医药卫生制度和国民健康保障体系要有中国特色,就要以中医药作为基石,作为基础。而且我们要充分肯定中医药不但在历史,在现实当中有它的积极作用,而且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时期,实现自主原始创新,造福人类最具潜力的和前景的一个主要领域。这个是科技部万刚同志也多次强调这个问题。在新世纪科技发展当中,我们在世界范围内最具潜力,最具优势的是什么领域呢?是医药领域,是生命科学领域,而我们的中医药就是这个关键的一个环节。

    很多人评价中医药的时候,使用一种纯学术的观点,我们认为这个是不对的。我作为一个学者,我认为评价中医药,首先要肯定医药学的基本性质和关键评价侧重点是什么,医药学是一门应用科学,它不是基础理论科学,它不是物理学、化学,它是应用科学。检验一门应用科学,应该用什么标准?首先就是它的社会效果。对医药来讲就是疗效,没有疗效,你再说的头头是道那也不是一门好的医学。第二,我们要尊重事实,从古代到现代,中华民族生存繁衍防病治病都是依靠的中医药,只不过是近二三百年才有现代医药的进入。非但如此,当代中国的实践表明,中医药在现代社会仍然能够发挥有效的作用,时间关系我不讲了,但是上午张院士讲了一个甲流的问题,我们是整理了三个典型病例的材料,我不展开讲。一个是艾滋病,第二个是SARS,第三甲流,我们是一种社会评价方式。

    下面我讲一个关键的部分,就是认清认准中医药本质属性和其与西医药的区别才有可能正确决策。如果我们不把中医药和西医药的区别想清楚、搞明白,我们就不可能对中医药做出正确的决策。

    我们要肯定的是,不是说中医药和西医药谁好谁坏的问题,这是两个不同的知识理论和方法技能体系,我们首先可以在哲学上进行解释,哲学上的解释是什么呢?一个从世界观,从大的宇宙观、世界观、自然观来看,中医药强调的是“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而现代医药强调的是人需要战胜自然,人一定能够战胜自然。这是不一样的。从生命观、健康观、疾病观来讲,中医药讲究的是疾病论、声称论。有一位中医大师讲,人生病到底是什么问题,他认为中医讲人生病主要是人的生理功能出现了问题,而对现代医药来讲,人生病一定是物质上出了问题,或者是外界的病毒造成了疾病,或者是人体的某一个部位产生了病灶。西医药的生命观、健康观和疾病观就是还原论、构成论。另外一个医药的思路解决问题的方法,中医药强调的是调和哲学、和谐共生,维护平衡。而西医西药采用的是斗争哲学。世界卫生组织都很明确的把现代医药描述为对抗医药。已故的国医大师路广生先生他总结了一套方法,归结为八个字,叫“努力找病、除恶务尽”。这是现代医药的思路,就是病人到了医院,我就一定想办法把你的病找出来,然后我要把它除恶务尽,要把病毒病菌甚至于败坏的肢体斩尽杀绝。这是两种不同的哲学基础上衍生出来的不同思考问题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思路。这是一个哲学的解释。

    我个人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研究,提出了一个统计学上的解释,中医药、西医药按照统计学的原理讲,一个是小样本理论一个是大样本理论。包括我们调研组的同志有的人都反对我这个说法,他你说中医药是小样本,这个是不对的。他们认为小样本就是低人一等,大样本就是高人一等。我说你们错了,统计学上解释小样本存在的理由是什么呢?就是有些情况从道德伦理角度,你是不能用实验的方法来解决的,比如人抽烟得肺癌,你能不能找一批志愿者不断抽烟,看谁得肺癌,这是伦理道德不允许。另外一类小样本的理论存在和产生的根源,就在于小样本和大样本的关注点不一样。我在下面给出了三个对比的内容。第一,中医药强调和关注个性差异,而现代医药强调和关注群体共性。你强调个性差异的时候,必然就会影响到实验样本之间的可比性,这个学过统计学的同志都知道,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人承认他和世界上另一个完全一模一样。如果你认为人的个性很重要,你就不会采取实验的方法来证明一种理论,因为你的实验对象本身互相之间就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你的所谓共性,你的可比性是有一定限制。

    第二,中医药强调偏重于整体的系统思维,现代医药偏重于局部的线性思维,这是思维方法的区别。

    第三,检验方法的区别,中医药侧重于时间检验的结果,现代医药侧重于空间检验的结果。所以现代社会所有的西药,它都经过动物实验、三期临床,但是没有一个超过15年的。他认为只要有足够的样本量,把他们分成对照组和药物实验组,或者安慰组,他认为这个得出来的结论就是可靠的。而中医认为人和人之间的差别很大,你这一次开一个方子治一个病,对一个人,可能下一个人来,这副药就不对了,因为人和人不一样,时间和时间不一样,地点和地点不一样。

    所以我们讲,中医药作为一种小样本理论,它侧重的时间检验,为什么我们中医药上面有经方验方,这个不是十年二十年得出来的,可能一百年、一千年才得出来,张院士讲甲流的过程当中,我们问西方罗氏制药公司要他韦,他说你们先交钱,五年以后给你交货,当时传染很严重的话,我们没有他韦,我们人民的生命健康有什么保证。当时北京采取了两千多年前的中药方和一个二百多年前的中药方加减重组,生产出来一种新的中药,这个效果比他韦更加有效、更加便宜,成本更加低廉。而且我们随时随地都能生产出来,我们不会被别人卡住脖子。

    所以这个是我对中医药和西医药的哲学以外统计学上的一个解释。近些年来,中医药西化的现象非常严重,有的同志就认为是中医药界的人士思考认识出了问题,我们进行了调研,包括调研药厂,包括医院。我们最后得出来的结论是什么呢,这个不但是一个思想认识问题,也是一个制度的引导问题和一个利益分配机制的引导问题。

    我们来看看我做的这个表,我们通常把进医院的过程描述为诊疗过程,这是两个阶段,一个诊断一个疗养,实际不是这样。于梦生院士是我们过程方面的专家,有三个阶段,第一个我们来看为什么现行的医药收费标准会对中医药造成不利的局面。现代医药使用的手段是标准化的,细分还原的,传统医药使用的是个性化的,是整体综合的。这就决定了在诊这个阶段,现代医药主要是依靠化学物理学、生物学的方法。用这些方法,它的物料消耗、能量消耗和它的高科技色彩非常明显,所以我们发改委医药司的几任领导都被双规了,为什么?因为他们定价的时候,他们就眼睛里只有物耗、能耗和钱,现代医药做检查,你动了仪器,用了电,用了人,所以你的诊断就应该高收费。中医的望闻问切有收费吗?没有,中医的挂号费和西医的挂号费有区别吗?没有。所以中医在第一个阶段就处在不利的地位,我们的劳动贡献没有得到收费的回报。

    因为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它运用的是医药经验积累和感官技能的结合。它的物耗、能耗都不明显,你看不见他消耗了什么物质,也看不见他消耗了什么能量。所以中医的诊是在利益分配机制上是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第二个阶段是断,我们认为,诊的过程不是医学的过程,诊的过程是现代科学的过程。断才是医学的过程,断是需要有医学知识的,我们的化验室不用请医生在那做化验,我们请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的人在那就可以做检验。到了断这个阶段,现代医药依靠的是医药学经验的程式化判断,西医的诊断是有规则的,你把化验结果拿来以后,他对号入座,最后就出来了。中医的诊是诊断合一的,诊的过程就是断的过程,断的过程就是不断诊的过程。同样它的价值很难得到判断。

    第三个阶段,在治的这个过程当中,现代医药它是标准通用的治疗方法,容易被认可,而我们中医很多个性化的治疗方法,不要说西医不承认你,不要说患者怀疑你,就中医跟中医之间,争论也很大。因为它是个性化的,有的人承认,有的人不承认。容易被否定,而且中医是分散的,不像西医是集中的。咱们的大医院是西医带来。

    前一段时间关于中医的发展模式有一个很大的争论,就是中医到底是应不应该建大医院。后来通过了长时间的争论,我觉得管理部门也慢慢地得出了一些结论,就是不应该过度的建设,要适可而止,但是中医应该更多的考虑一些联合门诊部和个体诊所的建设。这方面的工作正在进行当中,但是有比较大的制约。

    所以我们通过全面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第一传统地道的中医药知识理论和方法技能,是可以的而且已经经过了重复检验。不是像有的人讲,中医没有检验,检验不了,重复不了,错。第二,中医药的哲学基点是人和自然的和谐共生,是顺应自然规律,从这个角度讲,中医药是最有利于人类生存繁衍的。

    第三,中医药必须是科学才行?我说这个观点不对,文化不是形象文化,不是文字文化,不是唱歌跳舞画画,才是文化,国内外学者讨论过无数文化的定义,我倾向于什么定义呢,文化是人类生存的一个系统。就是说文化不仅是形象文化,而且是行为文化,是行动文化,是意识文化,是价值观文化。我们的中医药已经渗入了中华民族的血肉当中,渗入了中华民族的生活习惯当中,某种程度上讲,中医药已经是我们民族的文化基因的构成部分。这样来理解文化,我相信可能那些反对说中医药是文化的同志,就可能会改变自己的观点。

    第二,我们现在尤其要认识到一个什么问题?就是世界是多元,我们有的管理部门的同志,喜欢大一统的概念,从哲学上来讲就是一元论,世界的本源就是一个东西,各种思想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这种观点是错的。现实我们面对的是什么,政治上的多极化,欧洲是一个政治中心,美国是一个政治中心,我们中国是另外一个政治中心,还有其他。政治上是多极化,利益上多元化,生物是多样性,文化也是多样性的。到底是多好还是少好?这个问题一定要想清楚,不要盲目的强调统一、强调一致。多可能比少对老百姓更好。中西医并重符合宪法的规定,是治国理政的原则,是党和国家医药卫生工作最基本的方针,这个是不允许讨价还价的。宪法是国家大法,宪法上讲了,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这就只要你是中国人,你谁都不能否定这个原则。有的同志搞不清楚,说中西医并重和中西医结合是什么关系,我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最后我找到了根源。毛泽东同志亲口说,中西医结合是个学术问题,应该交给学术界去研究探讨,我们有的同志以为中西医结合和中西医并重是两个同等重要的原则。错了,一个是原则,一个是学术问题。既然是学术问题,技术路线问题,就应该允许进行研究探讨,要允许不同意见的存在。我们现在讲中西医结合的概念,非常混乱,有的同志讲结合是融合,就是中西医两个变为一个医这是结合。有的同志包括一些高级领导同志,他讲结合就是配合,他说的很明确,中西医结合就是中西医各自发挥特色优势,互相配合,取长补短。周恩来同志也明确讲过,配合,因为我们人民群众到医院看病,就是把自己的身体和生命交给了医院,交给了大夫。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的民众,我们的患者希望得到的是一种有专业水平保证的,有专业质量保证的医疗服务。那么到底是专家更有保证还有杂家更有保证呢?我觉得这个问题不用我回答,我们这样讲,并不是要否定另一种医学,而是肯定两种医学并重的必要和并重的合理性。两者都是有效,不是谁说有效谁没效果,不能用一种来取代另外一种,也不能用一种来打击另外一种,这都是错误的。并重,并存,并举。这才是党和国家对医药卫生工作的方针、精神,根本精神。

    我们搞中医药的同志,要增强信心,我们现在很多同志一讲就是美国如何如何,我在这讲一个美国如何如何,美国的FDA是号称全球最权威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FDA是怎么讲的,FDA说传统医学(完整医药体系)和现代医学(对抗疗法常规医学),就是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的区别,可以用这个完整,我估计是英语翻译的问题,应该是整体。就是传统医学相当于整体医药体系,而现代医药相当于对抗医药体系。但是FDA明确讲,这两个是独立的或平行的衍变的完整的理论和实践体系。FDA并没有让中医药矮人一头,我们为什么国内有的搞中医药的同志,要自己把自己放在低人一头的地位上。对中医药的认识是一种国际共识,许多国家对现代医药和传统医药实行严格的区别对待,它这个立法,法律是以法理为基础的,法律不是不讲道理,法律就要讲法律的道理,叫法理。为什么人家区别管理呢?它有它的法律道理在里面。

    所以我们一定要牢牢记住党和国家关于中西医并重的原则方针,在我们自己的工作当中要把它坚持贯彻执行下去。

    最后,讲一下中医药战略特性价值及促进中医药发展的部分政策建议。八年多的国情调研工作,我们主要任务就是给领导机关提供决策建议,但是因为有些还没有解密,所以不能公开讲。我们大致讲一下,首先我们讲中医药对国家来讲,有六个方面的战略价值和意义,刚才介绍我讲话的同志已经讲了,其中五个方面已经得到了国家领导同志的认可,有一个方面领导同志没有提,没有提有他没有提的道理。我下面讲一讲。

    中医药的形势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好有好的方面,不好有不好的方面。我认为我们搞中医药工作的同志,从领导部门一直到从业机构、从业人员,都要有一种居安思危的意识。为什么我讲要居安思危?第一个问题,我们现在中医药服务实际占比到底是多少,从统计数据上来看,我们中医院门诊病人,我们接待的15%的门诊量,但是大家可能知道或者可能不知道的另外一个事实是什么呢?我们的中医院按照国家统计,中医院提供的医疗服务当中,从收入来衡量,大概有不低于60%的服务收入来源于中医院提供的现代医药服务,而不是来源于传统地道的中医药。你把这个15%乘上60%它是多少呢,也就是说10%。地道传统的中医药服务在我们国家医疗服务体系,实际占的比重大概是10%。所以我们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们还有很大的努力的必要。这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今天在药都,我们讲药的问题,刚才温先生已经讲了,讲那句话的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罗施文同志,但是把板子打在中医药界是错误的。我们和有关管理部门多次交流沟通,我们讲中药的问题不是中医中药界的问题,重要的问题是我们国家农业领域种植业、养殖业当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你不去解决种植业、养殖业当中存在的问题,想单独的解决中医药的问题,可能很费劲,也可能就解决不了。中药的质量问题和我们国家的食品安全问题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国家要有一个系统的、整体的解决方案。不能光就中药论中药,但是中药的质量问题,不是说光影响到中医的问题,也影响到中药界自身的生存问题、安危问题。如果重要的问题迟迟不能解决,久而久之必然影响中医药的生命,这就危及到中药界自身的生存了,不是说因为你,中医没有疗效了,中医不能生存了,而是你自身也会受到影响。

    第三个问题,中药材到底有多大比例是在做中药用。我们两年前,递交了一个报告,和今天上午张院士讲的是一样的,国家应该把中药资源作为国家战略资源来管理,什么叫战略资源?它不是一般的商品,战略资源必须用到战略的方向上去,我们的中医药药材,应该首先服务于满足医药卫生工作的需要,可是我们现在有很大一批中药药材在做提取物,提取物的结果就是做成其他的产品了,而不是药品。药材平均使用量是8%,就是这个药材不是做药用的时候,它的应用率平均只有8%,92%都没有当药用。讲究商业道德的认为它蛋白质含量比较高的,有机成分比较多的,拿去可以做饲料、做化肥,商业道德如果不那么好呢,它就又流入药材市场,这个是很大的一批假冒伪劣药材的来源。就是经过现代化学萃取,特别是单体提取以后的药材。这个问题是应该引起重视。

    我们居安思危的一个最根本方面是什么?就是人家讲不怕不认货,就怕货比货,我们在和其他国家相比的时候,我们并不处在一个很有利的位置,举个例子讲,印度总理前一段时间来华访问,印度是多少人?印度是跟我们差不多13亿人,印度有多少传统医生?官方统计是78万人,此外还有100万技术服务人员,我们国家现在有多少中医?包括注册包括助理职业医师在内我们只有37万人,而且我们还没有那100万技术服务人员。当然现在正在做规范的工作。这个和临国比我们没有站在一个领先的位置,这是我们必须加以关注的。

    所以我们认为,扶持和促进中医药究竟要达到什么目标——就是健康、自主、可持续。我们在这儿对健康,什么叫中医药的健康,什么叫中医药自主,什么叫中医药的可持续发展做了具体的阐释,这个我和王副部长也专门解释过这个问题。王部长问我,你认为党和国家扶持中医药要实现什么目标,我就讲健康、自主、可持续。

    六个方面,第一个就是医药卫生方面,我们很多搞经济学的学者说,这个信息不对称是普遍现象,你买是电视机也经不过电视机厂家,所以在任何一个领域都存在信息不对称。医生和患者信息不对称,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我说错了,信息不对称是普遍存在的,但是信息不对称造成的结果是非常不一样。你买电视机,你不懂电视机,你很多指标不理解它什么含义,你买了,你吃亏了,你输的是钱,你和医生之间信息不对称,你输的可能不是钱,是你的健康,甚至于是你的生命。这个是医药领域的特殊问题,任何改革都是有成本的,没有一项改革是没有成本的。但是改革的成本有一个原则,国家控制改革,一个原则就是要成本要可承受。你如果承受不了这个成本,这个改革措施就不能做。那么人的命是不能作为改革成本的。所以国家对医药领域的政策是非常慎重的。

    现在的医药卫生问题包括医保问题,特别是医改,我认为现在医改已经产生了一些问题,不管是新农合还是城镇职工、城镇居民,都出现了一些问题,有一些地区出现当年的医保收入入不敷出,收的少,付的多,还有个别地区出现了累计的收支不平衡,把老本都吃完了,他已经没有结余了;这样的医保能不能持续下去?你再结合老龄社会的到来,交钱的人越来越少,用钱的人越来越多,能不能持续下去?显然是不能持续下去。

    所以就我刚才讲的三段论,就是技术、经济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就理论分析,要以这个作为一个模式。医药卫生体系、医改必须以经济承受力量力而行,这个是底线,你不控制医药费用的总量和增幅,只是改变支付主体支付比例,这种医改是难以持续的。所以现在的难点就已经在面对一个困难局面的出现。现在这个问题正在逐渐的出现。到底怎么应对国家需要做一个重大决策。我认为首先要从技术路线的选择上改变,更加多的利用中医药,而不是西医药。有专家下这样的结论,近些年来,现代医药的发展,主要不是医药学自身的发展,而是借助于现代物理化学生物学的发展,我们现代医药这些年有发展,但是它是医和药的发展,它是工具的发展。越来越高精尖的检查仪器设备,越来越高精尖的手术设备,带来了高昂的费用、高昂的成本。国外的医药实际上是被医药垄断企业的创新发明所带动的。药厂研究出来一个新药,然后就培养医药代表,仪表代表就培养医生,这个药卖出去了,老的药就淘汰了。

    世界卫生组织总结了21世纪人类医学的八个转变,不展开了,大家可以看一下(PPT)。这八个方面到底是现代医药更符合这八个方面,还是我们中医药更符合八个方面。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来这八个方向的转变以后,现在发达国家很少响应这个八个转变,为什么?这转变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利益分配机制、利益分配格局的调整过程。西方的医药业已经完全被医药垄断集团控制了,你要按世界卫生组织的说法实现这八个转变的话,它的利益就面临巨大的损失。所以在发达国家,世界卫生组织没有得到积极响应。

    我们中国应该报什么态度?这就是我为医药卫生战略提出的问题。医药卫生战略方面,我建议大家多上上网,多看看报纸,看看我们国家中医药局设立的几个试验区,一些经验的总结。医药卫生工作说到底,到底是以健康为中心,还是以疾病为中心。有的专家讲,你在健康上面投一块钱,可以相当于你在治疗上投十块钱。但是这个问题怎么样跟我们的医保付费制度协调,如果我们的医保费用很大一部分拿去做治未病使用了,做保健使用了,这样行不行?我们的医保资金有没有这个实力?

    最近有个同志跟我说了这样一句话,他说医改不能以解决群众看病贵、看病难为目标,要是你拿这个做目标,那医改一定失败。但是我又反问他,你说不拿这个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为目标,医改是为了什么?我也希望提出这个问题,请大家考虑。

    现在有一些试点,个别已经见报了,比如说山东通过病种付费,就是一个病你看中医看西医医保都是一个价,山东的经验是西医收七千,中医收一万。山西是西医院里都在用中医药的技术,因为中医药的费用比较低,结果西医院里都用中医药的办法。我觉得这个也有问题。中医西医毕竟是两个专业,你让西医用中药的办法那是关公面前耍大刀。

    第二个是经济战略问题,我们很多人认为科学问题很重要,实际上在科学文化争论的背后,是国家和民族的利益问题,是医药集团的利益问题,我们看看我们的市场,我们的医药市场,到底是在哪占主流,时间关系这里可能得过的快一点。

    中医药是一个典型的传统产业,而且它的产业链非常完整,具有明显的带动经济增长的效果。现在很多人说原来解放初是废医存药,把医废了,把药留下来。现在很多同志做的是改医改药,中医也在改,中药也在改,我们要提出一个问题,我们认为中医药是我们国家在世界医药卫生领域的核心竞争力,这个竞争力是别人不能轻易模仿、不能取代、不能超越。如果我们把我们的特色优势都改了,我们还有没有核心竞争力?所以,主张改医改药的同志,我要问你一句,你要改,改什么,你要改成什么样才是你的目标?这个问题也是作为一个讨论问题提出来。

    文化方面,很多人觉得文化不重要,科学最重要,在我看来,好比是一架航天器,如果政治是方向舵的话,科学是两个翅膀,没有那一个飞行器只有一个翅膀就能够翱翔太空。刚解放的时候批评人,没素质,就说这人没有文化,现在这几年我们变了,要批评一个人贬低一个人就说这个人不懂科学,好像没有文化没关系,没科学不行,这是错的。没有科学和没有文化的人都是同样可悲的,一个国家必须重视科学和文化的均衡发展。

    这有一个例子,我们中国科学院发表了一个报告,讲中国现代化的问题,结果是什么?在131个国家当中,我们中国的文化现代化指数是第57位,但是我们的文化竞争力是第24位,我们的文化影响力是第7位。不是越现代化就越有竞争力,这个理解是错的。在文化领域这就是结果。所以我们讲中医药是文化,它就是中国人民生存方式,我们要利用起来。

    第四,安全战略,这就是我讲的没有被接受,作为讲的一个原因,但是我还是要讲,中医药是我们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什么?因为人的身体健康、身心健康、生命安全是国家的根本,人的马斯洛的需求层次,最下面的第一就是生理,第二是安全,所以安全战略,中医药治未病就是事前的防范、预防,像易经、八卦、运气,事中就是中医、西医两套体系,两个方案,我们有的选,不像西方国家就没得选了。这个也是安全的一个表现。第三个安全就是事后,就是中医药的疗效愈后好,毒副作用小。另外还体现在医药领域,还有食品、经济产业的安全。

    第五个是生态文明战略问题,我把一些原则最终目标聚集目标形象目标和现实问题排列在这,供大家参考。

    中医药应该是从它的思路、方法入手,比如药材的运用、植物、动物、矿物这都是天然物质,这都是符合生态文明社会的需要,我们在这还讲了中医药的观念问题、方法论问题,实践手段问题,原来我准备讨论一下动物原料药,时间问题就不讨论了。

    第六个就是科技创新,最后就是我们讲到中医药是新时期实现自主原始创新最具潜力的领域。时间关系我就不多讲了。

    谢谢大家!(中国中医药网记者朱蕗鋆整理)

凡注明 “中国中医药报、中国中医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中国中医药网”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国中医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