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管理

发挥保定中医药优势 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时间:2020-09-21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3版 作者:白杨

  目前,京津冀协同发展已经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河北省保定市作为京津冀重要核心功能区,围绕协同发展大局与雄安新区建设,应着力发挥保定中医药资源、文化的独特优势,打造京津冀中医药强市。

保定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

  声名远播的药庙文化。安国药王庙,坐落于保定安国市南关,缘东汉医圣邳彤墓而修建,为我国现存最大的纪念古代医圣的古建筑群,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发达的安国药业正是因药王庙而兴起。保定刘守庙,始建于金代,为纪念金代名医刘守真而建。刘守庙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刘守庙西侧的保定市中医院亦是为传承刘守真医德医术而兴建。

  影响深远的医学流派。金元时期中国著名的四大医学流派(寒凉派、攻下派、补土派、养阴派),其中两个流派出自保定。即寒凉派,创始人刘完素;补土派,创始人李杲。此外还有中国著名的中医理论易水学派创始人张元素也是保定易县人。几位杏林高手云集保定,切磋医技,悬壶济世,名动一时。张元素所著《医学启源》《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等,对后世医学影响深远,补土学派创始人李杲还是张元素的高徒。

  脍炙人口的医药文艺。早在民国时期,就有安国人以药名为戏剧人物名创作了“药戏”,艺术风格别具一格,已被今人挖掘改编推出上演。著名电视剧“大宅门”的主人公,人物原型亦取自保定定州白家。

  中国历史上中成药方剂以及许多炮制方法源于保定。1952年,全国大部分民间名医名方集聚保定,国家医书《中国膏药学》在编制过程中收录的方剂,80%来源于保定。保定中医历史上著名的医学代表人物葛洪,其“绞汁”炮制中药的方法,保定许多医院和民间医生仍在沿用。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著名药学家屠呦呦发现青蒿素,就是受葛洪《肘后备急方》中关于“青蒿绞汁服用”的炮制方法的启发。保定安国“祁州四绝”( 百刀槟榔、蝉翼清夏、镑制犀角、云片鹿茸)的切药、炮制技术堪称中华之最。

保定中药资源丰厚

  安国是国内最大的中药材集散地、中药材出口基地,素有“千年药都”之称,曾有“草到安国方成药,药经祁州始生香”之美誉。目前,安国中药材种植品种达300多种,年均种植面积15万亩以上,提供商品中药材近4万吨。安国市“东方药城”为全国百强市场第二名,市场经营品种3000余种,日吞吐中药材1000多吨。GMP认证的饮片加工企业及制剂厂79家。有生产批号的中成药品种510个,中药饮片年生产能力近10万吨。经营遍及全国各地,辐射香港、东南亚、欧美、澳洲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北京同仁堂等著名药店将保定列为药材采购基地。

中医药促保定与京津协同发展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要求以及雄安新区建设方面,保定发挥固有的中医药资源和文化优势,正逢其时,也迫在眉睫。首先,保定要与京津协同发展,必须尽量缩小与京津在产业上的梯度差距,发挥自身优势,突出发展长板,最大程度地创造协同发展可能,而强化中医药这个独特优势的发展,理所当然应该是保定与京津协同发展的着力点之一。其次,大力发展保定中医药,增强保定对京津医药行业、产业的吸引力以及融合发展能力,能为北京医药行业、产业提供转移平台。再次,人口老龄化趋势已经到来,京津区域居民养老、养生、治未病需求日渐旺盛,而中医药在养老、养生、治未病方面,较之西医有着独特优势。面对庞大的京津养老、养生、治未病市场需求,保定发挥优势,大力发展以中医为主体、医养结合的养老养生产业,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那么,如何使保定中医药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京津冀中医药高地,实现中西医结合和医养结合?

  要培育龙头,整合中医医疗资源。打造保定中医药高地,龙头医院带动作用不可或缺。保定第一中医院作为保定中医医疗行业的龙头,对发展保定中医药的带动作用功不可没。但要将保定打造成京津冀区域中医药高地,其目前规模、装备、医疗水平还远不适应要求。要从保定实际出发,最有效的办法是整合现有医疗资源,形成中西医结合平台,有利于吸引北京优势医疗资源,提高中医院自我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要鼓励社会力量提供中医医疗服务。放宽市场准入,支持社会资本举办中医医院、疗养院和中医诊所。鼓励有资质的中医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老中医开办中医诊所,允许取得乡村医生执业证书、中医药一技之长人员,在乡村开办发挥其专长的传统中医诊疗服务诊所。要通过努力,提高中医医疗服务机构覆盖率,让民众都能享受到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医医学成果。

  要打破传统,创新中医服务模式。中医药发展的出路在于发挥自身优势。同西医相比,中医药的优势在于依据阴阳平衡和气血畅通理论,强调整体把握健康状态,突出治未病,临床疗效确切,治疗方法灵活多样,养生保健作用突出。中医药服务的方向应该是,运用中医药的理念、方法、技术来维护和增进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活动。要在继续加强传统中医医疗服务的同时,更新观念,调整思路,重点在大力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支持发展中医特色康复服务、积极发展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培育发展中医药文化和健康旅游业方面做好文章。

  要挖掘遗产,丰富创新中医理论。要深入挖掘保定传统中医药资源、继承和创新保定传统医学流派理论。保定拥有许多中医名家名方,在北方中医药界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多年来,由于对中医产业的忽视,普遍存在重西医、轻中医的现象,没有形成产业发展平台和氛围,没有研究创新的载体,造成一些地方名方流失,一些名医理论没有得到很好的继承。名扬华夏的保定易水派、寒凉派、补土派等金元医学流派,是保定的中医文化遗产,建议专门对其开展挖掘、整理和创新研究,以丰富保定医学理论宝库,使深藏于保定民间的宝贵中医药财富得以发扬光大。

  要试点引路,推进医养结合项目。抓好中医医养结合项目,推进养老养生园区建设。实行中医医疗保健和养老养生相结合,是推进中医药服务和发展的一个崭新途径,目前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而且国内外已经有了许多成功经验。为拓宽中医药服务领域,建议保定市县各级在中医医养结合建设养老养生项目方面加强探索,进行试点。鼓励中医医疗机构参与养老养生,进行保健、康复、养生服务。为有利于医养结合模式的推行,同时要积极探索,研究制定享受医保人员在养老机构内临床住院治疗的相关医药费、治疗费报销办法,推行在保定市范围内养老园区就医买药医保卡一卡通。顺应居民居住条件的变化和消费观念的变化,医养结合的养老养生园区建设要坚持超前谋划,合理布局,建立满足社会不同群体需求的养生、养老、就医、保健的健康养老中心。(白杨 河北省保定市第一中医院)

(djt)

凡注明 “中国中医药报、中国中医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中国中医药网”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国中医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