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把中药材种植作为助农增收的一项重要措施——
千方百计“药”致富
近年来,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把中药材种植作为助农增收的一项主要举措来抓,通过合作社+农户的方式,逐步完善中药材种植、加工、销售产业链,全力推进中药材产业提质升级,真正实现了“药”致富、“药”发展。
顶着酷暑,沿安乡草滩村村民贾仁喜在自家的当归地里劳作,两亩当归长势喜人,没有辜负贾仁喜的辛勤劳动。“一斤当归现在可以卖25元,当归产量高,收入比其他作物强很多。”当归种植让贾仁喜尝到了甜头。
像贾仁喜一样,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中药材种植已经成为武山县沿安乡群众增收致富的主要产业之一。今年,沿安乡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6500多亩,其中:当归3000亩,柴胡3000亩,羌活500亩。预计种植户每亩增收1200元左右,中药材种植产业特色初步显现。
武山县坚持把发展中药材产业作为巩固提升脱贫成效的重要富民产业来抓,按照“政府引导、农民自愿、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示范带动、提高效益、促进增收”的原则,强化政策支持和技术服务,建立健全带贫长效机制,有力促进了种植区贫困户收入持续稳定增长。2019年全县种植中药材6.5万亩,总产量约2.7万吨,总产值达2.7亿元,500亩以上的中药材集中连片种植示范点12个,千亩示范点4个。县财政每年投入奖补资金300万元,扶持贫困片带贫困村发展中药材种植。农业部门也成立了中药材种植技术指导服务小组,组织农技人员深入乡镇村组,对整地施肥、品种选择、播期安排、田间管理、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关键技术进行技术培训和全程跟踪指导。同时,大力推进“中药材+农村‘三变’改革”,采用“企业+贫困村+农户”“企业+专业合作社+贫困村+农户”等带贫模式,从2018年开始,县财政连续3年每年筹措专项扶贫资金1000万元,折股量化到全县50个贫困村,每村20万元入股到甘肃伏羲药业有限公司,用于中药材收购、储藏、加工和销售,甘肃伏羲药业有限公司每年按10%的股息给50个入股贫困村带动增收,增加村集体收入,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李竹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