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科研要有坐冷板凳精神
□ 樊英戈 河南省卫生健康委
5月24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均波作题为《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为建设科技强国汇聚磅礴力量》的大会发言。他说,当前我国科技事业正处于最好的发展时期。每项国家科技奖的背后,是科学家们平均16年的坐冷板凳。他呼吁科技工作者要勇攀高峰、敢为人先,胸怀祖国、服务人民;追求真理、严谨治学,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甘为人梯、奖掖后学,集智攻关、团结协作,同时进一步健全激励科技工作者干事作为的体制机制。
2019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工作作出“传承精华,守正创新”重要指示,正确处理传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关系到中医药的前途和命运。这需要中医人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来实现、坚守、努力、奋斗,更需要坐冷板凳的心态和精神。
中医药学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传统、确切的临床疗效和最佳成本效益等特点。中医学在发展过程中,需要保持中医特色和优势,做好传承始终是中医学发展的关键环节。同时,要借鉴和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来客观评价中医药的疗效特点,揭示中医药科学内涵,进一步推动中医药的创新和发展。但是,中医学的科研不能简单套用现代科技研究和评价方法,削足适履,否则会形成中医药特点讲不明,疗效论述不清楚,陷入科学不科学的争论和非议之中,反而不利于中医药的传承和创新。
在河南卫生健康委中医处负责中医科研工作以来,通过近期的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发现河南省的中医科研平台和团队相对薄弱,科研成果临床应用和转化不足,中医药科研投入严重不足的问题依然突出,结合这些问题和河南省中医药科技创新的迫切需要,也要用甘坐冷板凳的精神去突围。
中医药从业人员要强化科研管理意识,明白科研不是高大上,是一种工作和思维的习惯,甚至是一种生活的方式。尤其是在科研平台建设方面,重点在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省中医药重点实验室、省级中医临床研究基地等科研平台,凝聚和培养一批结构合理、专业健全、思路清晰、务实进取的科研团队,明确科研方向,形成成熟的科研方法和路径,作为进一步争取高层次科研平台和获取高层次科研项目的主阵地。
要明确强化临床需求导向,瞄准临床需求,提出好的问题,也即是好的课题选项。力求精、准,又要求临床上亟待突破,优先支持这种项目。加大对易于临床推广的适宜技术的支持力度,使研究成果能够更为直接的应用于临床。
要加强对科研成果转化的引导,探索和借鉴推动科研成果转化的有益经验,提高科研成果服务临床的能力。在注重挖掘经典和名方方面引导广大中医药科研工作者从中医经典和名方中发现科研思路,获得科研启发。从名老中医药专家临证经验中寻找科研着力点。支持一批中医基础扎实,功底深厚的青年人才从事科研工作,营造尊重中医药特点和规律的科研氛围,在科研中持之以恒,直至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