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往开来推动针灸一流学科建设
□ 张树剑 山东中医药大学
学科,作为学术领域重要的分类概念,已经成为现代高等教育与研究领域的基本单位。尤其是在2017年国家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战略实施以来,学科建设作为高校工作的重心之一,成为促进人才培养与流动,提升高校学术活力的重要举措。
关于学科的定义,目前学界尚未形成完全的共识,不过,综合多种观点,笔者认为学科具备三个最为核心的特征:其一,具备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这是学科的核心因素;其二,具备相对完整的教育与研究制度,这是学科发展的基本条件;其三,具有业界认同的的学术组织,学术共同体组织及其学术活动是学科的外在形式表现,也是其保持持久活力的动因。由此可以略为:知识体系+组织建构+规训制度。
从中国传统学术中走出,又吸纳现代科学成果,经由数代学人的建设,当前的针灸学已经形成了系统的有活力的知识体系、立体完整的教育层次与完善的充满进取心的学术共同体组织,从以上学科的特征来看,完全具备现代学科的条件。站在一流学科建设背景下的历史路口,回顾针灸学科是如何一路走来,其形成与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目前有哪些重要的学术论题,将来又将向何处去,都是针灸界同仁需要思考的。
针灸学科的形成历程
秦汉时期初步形成
针灸学科形成于何时?虽然近代才有学科概念,但是从学科概念的内涵与特点看,早在秦汉《黄帝内经》成书时期,针灸学科的知识体系就初步形成了。作为一部以针灸为主要内容的医学经典,《黄帝内经》其实是针灸学科的奠基之作,其对针灸的基本理论与实践作了详实的论述,针灸的核心理论经络与腧穴理论、刺灸法与病症治疗理论等在该书中均有体现。至晋代《甲乙经》,作者皇甫谧“事类相从,删其浮辞,除其重复,论其精要”,将《明堂经》的腧穴内容整理进来,成为了第一部系统全面的针灸学专著。《伤寒杂病论》《脉经》《神农本草经》在该时期也已成书,医学学者开始对知识进行分类编集。以《甲乙经》为标志,独立的针灸知识体系已经形成。此后,历代医家对针灸知识体系不断地进行整理与补充,其中重要的一次官方修订是宋代王惟一奉敕编撰而成《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这是针灸知识体系的又一次系统整理。
20世纪前初具系统
再看古代针灸的规训制度与教育管理的组织。针灸的民间传承一直存在,《后汉书·方术列传》中就已记载了针灸医者涪翁、程高与太医丞郭玉之间的传承关系。南北朝时刘宋元嘉二十年(443年)太医令秦承祖奏置医学,开始正式由政府设置医学教育,并绘制《偃侧人经》《明堂图》,这是正式的针灸医学教育的开端。北魏时宣武帝发布诏令以考核医生,“严敕医署,分师疗治,考其能否,而行赏罚。虽龄数有期,修短分定,然三疾不同,或赖针石,庶秦扁之言,理验今日”,其中有对针灸的考核。明确的针灸独立分科是从唐代开始,《唐六典》记载:唐代太医令掌诸医疗之法,其属有四,分为医师、针师、按摩师、咒禁师。从唐代太医署中针科的建立始,针灸学科有了稳定的教育与管理组织。此后,历代的太医局或太医院中均设针灸一科,既是医学行政单位,同时也承担着官方的针灸医学教育职能,直至公元1822年,清政府下令“太医院针灸一科,着永远停止”,针灸一科才退出了官方的医学教育与行政序列。另外,针灸在6世纪之前就已经传于朝鲜、日本,8世纪时,日本就仿照中国唐朝的医制设立了针博士与针师等专业人员职位。针灸的知识体系、教育规训与管理组织以及对外交流等,在20世纪之前已经初具系统。
民国时期学者主动构建
近代,尤其是民国时期是针灸学科的主动构建时期。这一时期针灸的知识体系与组织形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是民国时期针灸界精英医者主动改革的结果。
首先是知识体系的变化。传统的经络、腧穴与针灸症治、刺灸法等知识由于近代解剖学与生理学传入与影响,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民国医家对针灸原理的认识也发生了本质的改变。比较明显的变化,比如腧穴解剖描述的出现、针刺消毒规范的实施、用神经学说解释针灸的效应机制,以及部分医籍的疾病称谓也由传统的基于症状的病名转变为西医学病名等。
更为重要的是针灸教育制度的根本变化。清代之前,虽然官方也有针灸的教育与考试制度,但是主要的传承方式还是师徒授受。民国时期,由于新式学校在中国的兴起,中医学校也不断涌现,同时兴起的还有针灸专门学校。据有限统计,民国时期的针灸专门学校有48所,其课程设计与传统的民间授受与清代之前官方教育的课程明显不同,与新的针灸知识体系相适应,除了传统针灸知识之外,部分学校还设有生理学、病理学、解剖学、消毒学等课程,并增加了临床实习与函授教学。与针灸学校同时发生的还有针灸研究机构与针灸期刊、针灸医院等,比如由承淡安创办的中国针灸学研究社,会员分布广泛,实际上也有了学术共同体的意味。所以从组织制度上来看,近代针灸学科是具有开风气之先的针灸学者所主动构建的,这一由精英医者主导,由学校教育推动的变革是一个主动过程。此时的针灸学科,知识、组织、规训三者相辅相成,初步具备了现代学科特点。
针灸学科的当代进展
以现代针灸高等教育为基础的针灸学科在上世纪50年代之后取得了前所未见的进展。民国时期虽然针灸学校林立,也出版过多种针灸教材,但是其学校教育是以民办学校为主,官方在针灸教育方面几乎缺失。上世纪50年代中叶,由官方主导的中医药高等教育起步,针灸学真正进入了正规高等教育的序列,这无疑为针灸学科的进展创造了空前的条件。这一时期针灸学科在三个主要方面均有了极大的变化与进展。
知识体系在破与立中进取
1957年,江苏省中医学校针灸学教研组编纂的《针灸学》,被李鼎先生誉为“新中国针灸学科的奠基之作”。1961年,南京中医学院编修了第一部国家统编教材《针灸学讲义》,正式将针灸学知识规范成以经络学、腧穴学、刺灸法与治疗学理论为四大分支的知识体系。1960年,上海中医学院成立针灸系,1962年该院将针灸学教材分化为《经络学说》《腧穴学》《刺灸法》《治疗学》。1985年针灸专业统编教材诞生,有《经络学》《腧穴学》《刺法灸法学》《针灸治疗学》《针灸医籍选》《各家针灸学说》等,在2002年针灸推拿专业的规划教材中又增加了《实验针灸学》等。从以上教材的演化过程中可以看出,官方所建构与推行的针灸知识体系在不断丰富与规范,其内核一直以中医针灸知识为核心。2010年,“中医针灸”正式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令中医针灸的知识体系获得了更广泛的影响。
针灸知识规范化的同时,新的针灸理论与方法不断涌现。临床方面,比如针刀疗法及与之相类似的松筯针、刃针,以及欧美针灸师青睐的医学针灸、干针等,均是以运动解剖学、神经解剖学等作为理论基础,成为针灸理论的重要创新。以局部刺激治疗全身疾病为特点的微针疗法,如头皮针、眼针、耳针等,也与传统的经络腧穴理论有所不同,但临床应用颇为广泛。机制方面,穴位敏化学说、肌筋膜学说,中枢-躯体-内脏反射区学说、耳穴-迷走神经刺激调节学说、炎症-免疫调节学说等新理论为针灸的机理探讨与理论研究带来新的活力。此外,针灸知识的标准化研究也成果斐然,在标准化战略的引领下,我国于2009年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中成功申建了中医药技术委员会(ISO/TC249),并牵头制定了首个中医药国际标准《一次性使用无菌针灸针》,目前已经开展了63项各级针灸标准化研究项目,已发布59项,包括28项国家标准、24项团体标准和7项国际标准。当然,以发展的眼光看,任何知识体系并非一旦成为规范便成永久,针灸知识体系会在不断的破与立中进取。
研究应用为学科进展提供保障
这一时期各个中医药院校中的针灸专业、针灸系、针灸学院、研究所以及专门的针灸独立院校纷纷成立,各个层次与方向的针灸教育,从中等职业教育到专科、本科、研究生、留学生教育全部覆盖,可以授予学士、硕士与博士学位,针灸成为医学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分支。自1956年第一所中医学院成立,经过几十年的建设,目前我国有高等中医药院校44所,均设有针灸推拿专业,另外设有针灸推拿专业的西医高等教育机构10所,设有针灸推拿专业的非医药高等院校6所。院校教育之外,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师承教育也得到了长足发展,成为院校教育的重要补充。完整的多层次的针灸教育奠定了针灸作为一门现代成熟学科的基础。
同时,科研院所与临床基地的建立与繁荣成为针灸学科稳步进展的重要保障,也是重要成果。自从1951年卫生部建立针灸疗法实验所以来,现在全国已经建立针灸研究机构76个,其中有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大学或医院建立的针灸实验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临床研究中心、重点研究室、流派传承工作室等,形成了比较完备的从临床到基础的针灸学科科学研究体系。在国家科技计划的支持下,近些年对穴位特异性、灸法效应机制、针药复合麻醉机制、经络学说的科学内涵以及针灸临床疗效评价体系与临床证据转化途径均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许多创新性的成果;针灸的临床基地由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个体、联合诊所及中医针灸门诊部,发展到现在各级中医医院和综合性医院针灸科,针灸推拿(或针灸康复、针灸骨伤)专科医院等多层次高水平的针灸临床机构相配合的完备体系,同时,随着中医药事业发展,民营针灸专科诊疗机构也在兴起。
学术组织是学科成熟的标志
针灸的教育、科研与临床机构之外,专门的针灸学术共同体组织也已经形成,而且在国内外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这是针灸学科成熟的重要标志。1979年,中华全国中医学会成立,下设中国针灸学会,1985年3月5日,经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批准,中国针灸学会升为国家一级学会,并成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团体会员,此后,随着针灸从业人员的扩大,学科本身的发展与成熟,中国针灸学会陆续成立分支机构,涵盖学科发展的各个方面,如针灸理论发展、临床医疗、科学研究、教育培训、期刊出版、对外交流、产业布局、健康服务等,现已发展有37个二级专业委员会(分会、委员会)、6个工作委员会,个人会员数量近3万人,并且在大多数省市均设立了独立的针灸学会。学会每年举办各类学术年会、不同主题的学术交流会,并开设“中国针灸学会科学技术奖”评选,举办各种针灸继续教育培训,开展对外针灸交流与合作等,为促进针灸学术的繁荣和发展,帮助针灸人才的成长和提高,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针灸,世界影响。1987年11月22日,经国务院批准,由卫生部、中国科协、外交部和国家科委牵头协调,在世界卫生组织指导下,经中国中医科学院和中国针灸学会筹备,首个针灸国际组织——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在北京成立。世界针联的成立,顺应了针灸国际发展的形式,标志着一个代表全球针灸工作者共同利益的国际性针灸行业组织走上了历史舞台,在促进针灸走向世界,加强国际针灸界之间的了解和合作等方面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1987年成立至今,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已经发展了拥有60个国家和地区243个团体会员,代表着全球近40万针灸工作者。目前针灸已经在183个国家得到应用,是世界上使用最为广泛的传统医学。
学科发展离不开专业学术平台的助力,科技期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我国内地公开发行针灸类学术期刊有6种,分别为《针刺研究》《中国针灸》《上海针灸杂志》《针灸临床杂志》《世界针灸杂志》(英文版)和《针灸推拿医学杂志》(英文版),学术期刊发行将针灸学纳入了国际通行的学术交流与评价的语言体系,推动了学科的建制化过程与国际化进程。
从学科的内涵出发,可以说针灸学科形成于清代之前,构建于近代,发展成熟于现代。根植于中国科技与文化的悠久传统,有深具自身特点的古今交融又不断进展的知识体系,同时,具备现代学术制度与组织形式,针灸学科的活力与前景备受期待。
针灸学科面临巨大挑战
如今,针灸学科在教育、科学研究、临床应用、国际交流、学术组织建构、技术与文化传播等多个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拥有中国原创的知识体系,并越来越广泛地服务于全球民众,可以说,针灸学科的发展与中国的科技与文明进步息息相关。不过,也应当看到,当前的针灸学科无论在学科地位,还是学科内涵上还面临着巨大挑战,分而言之,大约有以下四个方面亟须关注。
第一,提升学科地位,理清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育委员会1990年联合下发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将针灸学置于中医学一级学科之下的二级学科,该目录于1997年修订后,针灸学与推拿学合并称为针灸推拿学,置于中医学之下。从历史上看,针灸学作为中医学的子学科是有道理的,毕竟传统针灸学的知识与中医学是同一来源。不过,针灸学的知识体系是在不断地变化的,如今,针灸学的理论基础与临床实践已经不能被中医学理论所涵盖,中医学理论所能涵盖的只有中医针灸,这仅仅是针灸学科伞下的一部分。
针灸学知识体系自身发展出的针灸临床学派,如前所述的诸多针灸的新方法,如针刀、浮针、干针以及各种微针流派等,其理论未必能够被中医学理论所容纳,而且,在临床中针灸与康复医学、神经医学、骨伤科学等交织甚多,许多医疗机构将针灸与康复科或者神经科、骨伤科合并,其临床方向也与传统的中医学不相契合。在针灸的科学研究方面,针灸的机制研究与研究方法、内容等方面与生理学、解剖学、分子生物学等更为接近,从实际情况看,许多从事针灸机制研究的学者本身就是生理学家或生物医学研究的科学家。同时,针灸学在知识的国际传播方面,更是走在了各大学科的前面,成为提升中国科技与文化国际实力的重要力量。此外,围绕针灸的人文研究近年来也颇有进展。所以,理清针灸学科与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康复医学,以及相关的自然与人文学科的关系,进一步提升针灸学科的地位,赋予针灸学科更多的发展空间,针灸学科才会更加根深叶茂。
第二,进一步梳理针灸学科知识体系。针灸学科本身的分支学科的设立需要重新梳理。按照传统的针灸知识架构,针灸学知识体系可以细化为经络、腧穴、刺灸法、治疗学等分支,但如前所述,针灸学的知识体系在不变地丰富与变化,新的知识在不断地进入针灸学科体系,比如与针灸关系密切的软组织解剖学、神经生理学、运动康复学等,还有诸多新针法所承载的针灸理论等,在新的针灸知识体系中如何设定?是纳入现有的知识分支中,还是新立学科分支?知识体系之外,针灸的规训与传播,学术组织的相关研究涉及的交叉学科,比如针灸教育学、针灸文化学以及生物工程学等相关的内容,是否应该在针灸学科树上占有“一枝之春”?学科分支的研究与设立,不仅是学科知识体系完善的结果,更是学科发展与进步的必经之途。
按照笔者的初步构想,针灸学科伞下至少可以分为四个主要的子系统,每一系统下又可以细分为若干分支。其一,临床针灸学,临床应用是针灸具备持久生命力的基础,其下可以细分为针灸脑病学、针灸疼痛学、针灸消化病学、针灸康复学等;其二,基础针灸学,针灸作为体表刺激可以防治疾病的思路将为生命科学打开另一扇窗,此下可以细分为针灸生理学、针灸病理学、针灸实验方法学、针灸麻醉学等;其三,人文针灸学,人文研究是任何学科都不能忽视的重要方面,针灸人文研究的内容十分宏富,有针灸传播学、针灸文献学、针灸文化学、针灸史学、针灸社会学、针灸教育学等;其四,应用针灸学,与针灸相关的针灸应用学科与工具研发等可以列为这一系统,比如针灸生物工程学、器物针灸学等。梳理针灸学科系统的结构,令相关的研究都可以找到学科位置,无论是对于学者、医者还是学科本身而言,更是必要的。
第三,加强针灸学科的组织建构,促进社会服务。首先体现在针灸诊疗机构的建设上。当前针灸的诊疗机构主要是各级医院中的针灸科,但是由于针灸临床分工不够细化,针灸科往往沦为为其它临床科室打补丁的科室,往往是什么病都能治一点,但多数时候只是止步于症状的缓解,其原因是对疾病的研究不够深入。即使如此,部分医院的针灸科还往往被并入康复科、中医科之中。缺乏独立而又分工细致的临床科室,是影响针灸临床发展的瓶颈之一。与之相应的是,医院之外的中医保健养生机构中的针灸服务近年来发展迅速,尤其是灸法的应用。保健养生机构针灸相关服务,是否应该纳入针灸学科的组织建构中,以及如何规范管理,也应是针灸学科面向社会服务所要思考的问题。其次针灸的科研与教育机构也需要进一步加强,虽然中医药院校中多数都有针灸专业与针灸研究机构,但独立建制的针灸学院与针灸研究机构依然不足。
第四,进一步提高针灸学科的国际认同。一流学科的建设目标是世界一流,针灸学作为中国医学乃至中国科学的代表技艺,在海外世界备受关注。目前,在全球新的崇尚自然的潮流下,而且经过几代海外针灸医生的努力,作为中医药走出去的先导,针灸学已经成为全球医疗谱系中的重要部分。不过在大多数国家与地区,针灸还是作为补充与替代医学的一种疗法,其在精英医学教育、职业教育、立法保障等方面还存在着诸多争议,针灸如何赢得更为广泛的世界认同与尊重,是需要研究的新课题。
未来的针灸是什么样子?首先针灸知识会更加丰富,传统的针灸知识体系正在被更加立体多元的知识系统所替代,也会更加开放,最大可能地吸收现代多学科最新成果,包括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伴随针灸知识表述语言的更新,传统的中医针灸将会演变为现代科学与文化系统中重要部分。其次是组织与社会服务,与知识体系相适应的学术组织会更加细化,社会认同度也会越来越高,可以更好地服务国内与国际人群。最后,学科作为人类知识与文明的承载单位,一直在不断地融合与分化,针灸学科的未来形态与其历史使命密切相关,但有一点是不会改变的:只要人类的健康还需要针灸,针灸学科就会一直延续,并且随着人类与自然界的和谐相守,非药物疗法的针灸更会备受推崇。(张树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