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靖宇县在“五种产业帮扶”新思路引领下退出贫困序列,大力发展中药材特色产业是其中一种致富路径——
中医药助力靖宇县脱贫
今年4月初,吉林省政府发布公告,正式批准靖宇县退出贫困县。实现脱贫摘帽,中医药在脱贫攻坚“靖宇战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药材担起责任
吉林省靖宇县1994年被列为国家级贫困县,2002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国家实施脱贫攻坚行动,吉林省决心全力啃下这块“硬骨头”,在全民奔小康的路上,靖宇县不能少。在白山市靖宇县这片富饶而美丽的土地上,脱贫摘帽的攻坚战紧锣密鼓地稳步进行。
2015年底,靖宇县有55个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7000余户1.3万人,贫困发生率19.8%。作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靖宇将所有力量和资源聚焦脱贫攻坚,立下军令状,借扶贫之力筑小康之梦,让全民受益,脱贫攻坚取得明显实效。
2020年4月,靖宇55个贫困村全部脱贫。脱贫成果通过了市初验、省验收。
靖宇县结合自身特色,实施了“以奖代补、因户施策、品牌引领、龙头带动、兜底保障”策略,在五种产业帮扶新思路的引领下,实现依靠特色脱贫的目标,大力发展中药材特色产业就是其中一种脱贫致富路径。
2016年以来,全县累计投入扶贫资金1.2亿元,发展平贝母、天麻、返魂草等中药材1.3万亩。2019年,全县农田人参种植等中药材种植特色产业规模达到8.6万亩,实现特色产业产值15.2亿元、纯收入4.5亿元,直接带动农村3500多户贫困户实现脱贫致富。
靖宇县在实施产业扶贫项目过程中,充分尊重贫困户意愿,本着“宜养则养、宜种则种;宜果则果、宜药则药”的原则,积极引导贫困村和贫困户依托村屯区域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
位于县城西部的龙泉镇和蒙江乡,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有南阳、复兴、四海等16个村重点发展人参、平贝母、百合等为主的中药材特色产业;县城南部的三道湖镇、花园口镇溪流纵横、饲草丰富,在白江河、燕平、新华等9个村突出发展林蛙、梅花鹿、野猪等特种养殖业;县城北部的景山、赤松、那尔轰三个乡镇,森林资源茂密,劳动力资源丰富,景山、那尔轰的10个村优先发展了黑木耳、元蘑等食用菌产业。县城中心的靖宇镇河南、永生等6个村积极兴办土特产品加工业。
全县特色产业专业村达到 53个,南阳贝母、复兴人参、北山天麻、支边蓝莓、白江林蛙等特色产业形成品牌优势。
示范引领并抱团取暖
在推进产业扶贫工作中,涉农部门和乡镇政府十分注重特色产业典型大户的培育。近几年,先后培育人参、西洋参种植,平贝母、天麻、返魂草等道地中药材栽培,林蛙、梅花鹿等经济动物养殖特产大户280多户。
“养蛙能手”徐太成、“蘑菇大王”吴长发、“天麻状元”李兆春等特色产业大户在全县赫赫有名,成为农村脱贫攻坚的产业领军人物。蘑菇大王吴长发带动全县460多户农村贫困户发展黑木耳产业。天麻状元李兆春成立白山靖珍天麻开发有限公司,每年生产天麻菌种5万瓶,带动全县260多户贫困户栽培长白山乌杆仿野生天麻10万多平方米。
“散兵游勇”难成规模,抱团合作才能壮大扶贫产业。随着特色产业规模的不断发展,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大量涌现。全县有人参西洋参种植、中药材栽培、经济林栽培等方面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320多个,直接带动6800多户农户(其中贫困户1200多户)增收。
许多合作社建立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联结机制,形成了产业聚集、抱团发展的良好氛围。
一些中药材产业大户注册成立公司,吸纳农村贫困户季节性务工,促使贫困户增收。龙泉镇宇月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高秀虎是残疾人,他优先安排残疾人和贫困户10多人常年在合作社从事平贝母、灵芝等基地管理工作,每年为贫困户创收10万元以上。
龙头带动产业大发展
在龙头企业的拉动下,靖宇特色产业实现规模化发展,有效带动农村贫困户增产增收。靖宇县现有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13家、市级龙头企业34家。
以长白山皇封参业、同仁堂吉林人参、吉林炳华中药、中民康达药业为龙头的人参西洋参加工企业达到 24户,年加工人参西洋参干品800吨。以北佳中药材、白山林村中药、宏瑞平贝母科技为龙头的道地中药材加工企业达到12户,年加工中药材7600吨。以靖发生物科技、白山靖珍天麻等为龙头的食用菌、山野菜加工企业已达6户,年加工食用菌、山野菜等产品1200吨。以三宝堂生物科技、亿佳鹿业、白山贵华堂参茸等为龙头的鹿产品、林蛙油加工企业达6户。这些龙头企业每年可实现工业产值6亿元以上。
靖宇县中医药、农业、科技等职能部门积极为产业发展提供指导服务,他们组建了人参西洋参种植,平贝母、天麻等中药材栽培,蓝莓、大果榛子等经济林栽培三个技术交流群,把特色产业贫困户吸收到群里,由农林专家定期开展技术信息交流活动。
不行春风,难得秋雨;送走春华,才见秋实。靖宇县退出贫困县,这是实实在在的扶贫成果,靖宇县的干部群众感恩于国家政策和各界帮扶。他们还非常感谢中医药,在脱贫攻坚路途上,是中医药助力靖宇县很多贫困户走出贫困阴影。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