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观点

以传承胡耀贞内功为桥梁推动治未病发展

时间:2020-01-06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3版 作者:张超中

  •对中医药治未病体系建设来说,其所遇到的最大挑战是实现“以治病为中心”到“以健康为中心”的转变,而这一转变既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中之重,也是全球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主要目标。

  •胡耀贞以医、武服务于社会,并虚心向儒释道等各家的有成就者请教,最后在传统内功的基础上,创新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静动内功”。

  •胡耀贞内功可以作为一个示范性的桥梁,通过对治未病的实践,既能够让实践者体会到健康之道的不可或缺,又能够让社会看到可行的以健康为中心的医学发展路径。

 

  经过岁月的洗礼和历史的选择,中医药的传承、创新和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中华优秀继往开来的重要推动力量。

  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6年10月25日印发并实施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到2030年,中医药在治未病中的主导作用、在重大疾病治疗中的协同作用、在疾病康复中的核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这一表述的实质性精神是向全体医药界传达出前所未有的认识,即在治未病领域,中医药在理论上是居于主导地位的,以后要做的只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使其在实践上和事实上实现规划所设计的目标。

  《规划纲要》在“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治未病服务”部分既指出了具体性的各项措施,又强调了“大力传播中医药知识和易于掌握的养生保健技术方法,加强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运用,实现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中的主导作用能够促进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基于上述阐释,我们能够看到中医药从具体到抽象的上升,有助于打破原来只是低头拉车,而不愿抬头看路的旧习惯。

中医药治未病需要实现从医院到社会的一体化跨越

  从《黄帝内经》的精神来看,中医药的治未病属于“教化”的范畴,是上古圣人所从事的事业和工作。《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圣人之所以能够“行不言之教”,是因为他首先觉悟到了“治未病”的可行性和现实性,并且能够以身作则,顺从阴阳变化规律,践行养生之道。我们看到,从这个视角出发,中医学、道学、儒学、佛学、武学等各家学术流派,虽然各自的出发点不同,理论表述不同,但都能够在治未病的目标下融会贯通。以“治未病”而实现健康常态化的这一理论宝库,正在逐渐被当代社会所认识,其对健康中国建设的决定性作用也将会逐步显现。

  自从2003年治未病工作开展以来,中医药治未病的体系建设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各三甲中医医院都基本上设立了治未病中心或者相应的科室。另外,受全民健康计划的推动,医学、体育、文化和养老等领域的结合也正在逐步深入。可以想见,在中医药治未病理念不断强调和传播普及的情况下,当前我国的医疗体系改革必将逐步加快,并将与各种不同的社会资源相结合,共同促进中医药治未病主导作用的充分发挥。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对中医药治未病体系建设来说,其所遇到的最大挑战是实现“以治病为中心”到“以健康为中心”的转变,而这一转变既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中之重,也是全球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主要目标。从中医药治未病体系建设的现状来看,有关理论建设、人力资源建设、体制机制建设等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中医药治未病建设并未准备充分,而当然也就谈不上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基础,另一方面则是从高处着眼,充分挖掘中医药治未病的资源,使之服务于中医药治未病的整体战略。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对胡耀贞先生的学术思想就会有一个新的认识。

“以自得为功”:胡耀贞内功的创立及其普及的可能性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对“治未病”的概念感到无法理解,认为既然无病,又因何而需要治疗呢?实际上,这个问题是从现代医疗的临床概念出发进行思考而产生的,并不符合“治未病”的本义。事实上,现代医学的发展并不仅限于临床医学,也有以预防医学为主的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和大力发展。但是,由于受到思维方式的影响,当代的“预防医学”和“公共卫生”与中医药治未病之间尚存在根本性的差异。要理解“治未病”概念的真正意义,需要从人文关怀出发,把“治”当作“治理”“强调”去看,也就是说,要以治未病为中心,实现卫生和健康工作的前移。我们看看扁鹊的评价,他认为自己在社会上的名气虽然很大,能够治疗疑难杂症,但是在修为上远远不如他的二哥,更与大哥相差甚远。由此我们看到,治未病并不是治已病的有效补充,而是根本性的替代,是与治病最高境界相一致的价值选择问题。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有对“圣人”养生行为的专门描述:“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由上述描述可以看到,“圣人”“以自得为功”,这也是圣人对“治未病”的要求。对比之下,我们就能够理解二者之间的根本区别,即“治未病”不离道德,而“治已病”已经偏离道德的要求,故“圣人”不为。因此综合起来看,中医药首先在原则上把“治未病”看作是“圣人”自己修为的事情,然后再以“自得”为基础,把“治未病”的理念向社会推广和普及。而中医药这一关于“治未病”的原则也正好点到了当代医疗的痛处,即单纯地依靠技术的创新和进步,而医疗技术体系的构建及其服务并不能代替个人的“治未病”努力。

  事实上,从我国的养生和医疗历史来看,治未病和治已病各有各的发展。一般来说,医家注重于“治已病”,兼及“治未病”。而道家、佛家及儒家注重于治未病,即强调个人的身心修养,而兼及治已病。在此之外,武家缘于生计的需要,通常以医自治,两者兼顾。在这样一种长期的历史环境中,兼容并蓄各家之长而自成一家的现象代不乏人,胡耀贞则允为近现代一位卓然有成的大家。他以医、武服务于社会,并虚心向儒释道等各家的有成就者请教,最后在传统内功的基础上,创新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静动内功”。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胡耀贞对这种新法的介绍,他说:“过去儒、释、道三家的练法,基本上是没有外动,后来学了拳法的内功,又结合了各家的特点综合出一种新的练法……这种练法,主要是丹田呼吸和意气相合……按照中医阴阳五行的观点来说,人体上属阳,下属阴,孤阳不生,孤阴不长,意气相合之后,阴阳即可相合,功夫便容易发动。阳气每到一处,如不能畅通或通不过时,练功人就感到气逼、气胀,这时就自然地产生局部的和不规律的动。当其在全身运行通行无阻时,即成为有节奏、有规律的而且是拳式的动。这种动是以意行气的。意气行开之后,就必然拖动肌肉、筋骨,从而产生各种外动现象。太极拳谱上‘行功歌’中说:‘若问太极何为能,意气君来骨肉臣。’练拳的道理是这样,练静动功的外动也是这样……本气功中的肢体运动,是自发的,也是有规律的。”(《胡耀贞述》,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年出版)

  宋代理学家程颢曾有佳句:“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胡耀贞在把医理、拳理和儒释道身心修养之理充分分析的基础上,掌握了人体气机内外相兼、静动互化的规律,结合《黄帝内经》“以自得为功”的讲法,我们对他所总结的“静动内功”当有一种新的理解。胡耀贞的“自得”在于融会贯通而自成一家,他所教授的学生和弟子,无论从医或者习武,凡各有“自得”者,也都卓然成家。那些门诊患者通过学习,也各有所得,实现了祛病健身的目的,而进一步达到“自得”之境者,则习练终身,为自己的健康保驾护航。从上述现象可以看到,原来属于“圣人”的事情,通过“教”和“学”,能够转化为每一个人的行动和实践,从而显示出在健康中国建设的大背景下,传承和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可能路径。

每个人的中医:中医药治未病的实践之道

  胡耀贞创立静动内功的时代正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面对西方文明的挑战时需要传承创新的时代。当前,为了顺应新时代发展的要求,应当以胡耀贞的经验为典范,创造性地传承和发展他所创立的静动内功,充分发挥出胡耀贞内功的潜在价值。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肯定的是,胡耀贞内功不仅能够促进中医药治未病的建设,而且能够通过这一建设进程,促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而要实现这种可能性,就需要在实践和体会内功的基础上,深入理解和把握其所传达出的中华优秀文化理念,并使之在当代社会发扬光大。从其实质性意义来看,这是比单纯的传承更重要、更不容易做的时代性任务,这更需要认清现实,选准立足点。在这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借鉴和吸收当代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等当代学人的先进学术成果和理念,创造性地为我所用。费孝通认为,社会虽然是由众多的人、家庭、组织和各种机构构成的,但是对个体的人来说,社会却是“每个人的社会”,即每个人所感受到的独特世界。只有到了这个层面,社会对个人的意义和价值才能充分显现。

  中医药也是一样。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变化,中医药越来越融入到每个人的生活,从而逐渐成为每个人自己的中医。在这样一个中医世界里,中医药不仅关系到自己的健康,而且通过中医药重建了自己与家庭、社会、自然、生态和世界的联系,并在此基础上建设一个新的健康世界。为了促进这个愿景的实现,胡耀贞内功可以作为一个示范性的桥梁,通过对治未病的实践,既能够让实践者体会到健康之道的不可或缺,又能够让社会看到可行的以健康为中心的医学发展路径。我们看到,在当前的大健康产业发展中,最为缺少的当是对“自得”之道的阐释和实践,这也是健康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而从“每个人的中医”出发,就能够逐步建立起“示范性”的治未病模式,让文化自信在人与人之间相互传递。我们要努力做到这一点,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张超中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T)

凡注明 “中国中医药报、中国中医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中国中医药网”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国中医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