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产业聚焦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届雷公杯全国中药炮制教师授课与技能交流暨中药炮制传承与创新沙龙日前在福建中医药大学举行——

在这里看到炮制传承新希望

时间:2019-12-19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6版 作者:任壮

△贾天柱教授(左一)等专家评委为青年教师炮制成品现场打分。

  来自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炮制学科的22位青年教师11月15~17日汇聚福州,在福建中医药大学参加第二届雷公杯全国中药炮制教师授课与技能交流活动。

  20分钟现场教学,展示授课技能;手工切制槟榔、白芍,蒲黄炒炭、麸炒白术、砂炒鸡内金,竞技传统技能操作。在课堂和操作现场,交流活动紧张有序,参与选手认真专注,观摩人员品评热烈,专家和学生评委则依规打分论短长。

  在随后进行的中药炮制传承与创新沙龙上,南京中医药大学吴皓教授、河南中医药大学张振凌教授的“名师点评”,为青年教师上了一堂“传承大课”。

  “整体提高炮制理论课授课水平,才能让学生愿意听,才能传承发扬光大”,吴皓的点评开宗明义。她直言不讳指出青年教师在技能交流中暴露的共性问题。

  “授课应有教学设计,按设计完成授课。不少教师不清楚如何设计,即使有设计,但与课堂教学脱节,就是说设计与授课匹配度低,导致‘两张皮’”。

  “教学规范性也不够”,吴皓说,教师必须熟悉章节内容,讲药不在药,而是用药来代表炮制工艺,让学生了解什么、熟悉什么、掌握什么,体现教学目标。

  有的教师不写板书,或不够重视。对此吴皓强调,教师写到黑板上的就是重点内容,要学生做笔记,跟着走,学到手。

  讲授传统工艺不能少了历史沿革,让学生认识到传统技术方法的发展脉络。同时,也要介绍大生产时代的现代化设备,让学生了解到产业现状。

  关于课堂互动,“互动要贯穿于课堂教学中,一个人自己讲,怎么吸引学生听?但也不可为了互动而互动。互动是经验积累,设计不好就是自问自答”。还要注意口语化问题,“专业术语一定要严谨,专业词汇不能省”。

  对于课件制作,吴皓提出一定要规范字体字号,从视觉上引人注目,“多用图片、多用视频。避免大块儿文字,尽量使用流程图”。

  吴皓还提出,炮制学科是“最好的课程思政”,因为中药炮制深蕴传统文化,像“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等理念,传承优秀文化和价值观。

  传承炮制,理论是基础,实践是支撑。张振凌教授登台点评,谆谆教诲青年教师,一定要重视炮制技术实践,“掌握传统手工操作,传承创新才有基础。也能够更好地体会到什么是匠人精神”。

  她说,三种炒法操作,都有一定难度。虽然22位选手的成品基本达标,但一些关键点仍须引起重视。如在炒制前要对中药材净选分档,确保下锅时大小均匀。

  为了让大家看得明白,张振凌专门拿了炒锅铁铲,边讲边演示。“炒锅要倾斜,便于炒药滚动,受热均匀”。“下铲要一铲到底,亮开锅底,为的是翻炒均匀”。

  她说,麸炒时麦麸不可过量,麦麸多则受热慢、炒制时间长,影响到挥发油。“炮制最关键是掌握火候”。比如砂炒鸡内金,温度要掌握在180~200摄氏度范围,温度过高,药料就可能蜷曲、粘砂。

  这次活动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中药炮制分会、福建中医药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共同承办。活动目的在于引导炮制学科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强化操作技能,促进中药炮制学科健康发展。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炮制分会主任委员贾天柱教授总结:活动内容丰富,专家点评到位,达成活动目的。“中药炮制学科发展,靠的是中药炮制人自强奋斗。青年教师的教学技能交流,对中药炮制传承意义重大。让学生们喜欢这门学科不容易,但青年教师参与的认真和热情,让我们看到了传承的希望”。(任壮)

  (M)

凡注明 “中国中医药报、中国中医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中国中医药网”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国中医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