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产业聚焦

近年来,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立足中药学科优势和高水平的科研平台,为黑龙江省中医药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提供全产业链的智力和科技支撑——

高校助“北药”产业发展入快轨

时间:2019-12-12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6版 作者:李芮 商景怡

  “要加快推进中医药产业体系建设,推进规范化种植养殖,提升中药材精深加工水平,加快完善市场体系,培育壮大中医药龙头骨干企业,打造产业链条完善、带动能力明显的支柱产业。”5月20日,黑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庆伟在黑龙江中医药发展大会上对中医药产业发展提出殷切期望。

  长久以来,黑龙江省中医药产业在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发展潜力,但也存在着资源分散、规模不足、品牌影响力不强等问题。为了加快构建完整产业链,进一步明确产业发展目标,黑龙江省出台了《黑龙江省中医药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力争2030年全省中医药产业营业收入达到千亿级。作为省内唯一的中医药高等院校,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立足学科优势与科研平台,为中医药产业发展把脉开方,助力“北药”产业步入发展快轨。

把脉 摸清中药资源家底

  在黑龙江省中医药产业发展目标中,“以刺五加、五味子、人参、西洋参等为重点的‘龙九味’品牌叫响全国”点明了道地药材种植与品牌推广的重要性。

  2003年,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建立全国第一个中药材GAP研究中心,开创了科学研究与生产紧密结合的模式。

  “中心旨在推动黑龙江省道地中药材按GAP要求规范生产过程,使中药材的有效成分含量高、成分含量稳定,并且无农药残留和重金属污染,同时加大对中药材的基础生物学研究,提高产量,营造地方品牌,以优质求市场,以产量求效益,并努力同国际接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副校长王喜军介绍,中心承担了科技部重点攻关课题“龙胆、防风和五味子三种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的研究”和“黑龙江省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建设”,并以此为契机,先后建立了防风、五味子、柴胡、龙胆、刺五加、西洋参、穿山龙、细辛等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14处,为中药材生产的规范化奠定了基础。

  2018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开展了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工作,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作为技术牵头单位负责黑龙江省的普查任务。为全面摸清黑龙江省中药资源分布情况和数量,大学目前已开展了92个县、区的普查工作,已发现五味子、刺五加、关防风、龙胆、苦参、甘草、知母等药用植物700余种,采集标本28370余份。2020年,大学将继续开展剩余40个县、区的普查工作。此项工作为全面掌握黑龙江省中药资源家底,进一步合理优化全省中药材生产区划布局奠定了基础。

开方 科技创新服务北药研发

  11月初,《教育部关于2019年度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设项目立项的通知》发布,王喜军领衔的“经典名方有效性评价及产业化开发工程研究中心”建设项目获得立项。

  “工程研究中心的获批,正值《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的发布。”王喜军表示,中心将以《意见》要求为指引,以临床价值为导向,通过充分认识和揭示经典名方配伍规律,明确药效物质基础、作用机理等问题,完善中药材、中药饮片、中间体、复方制剂的质量保障体系,促进中药产业全面升级。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药学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A+”学科,位于全国同类院校首位。学校科研团队首创的中药血清药物化学、中医方证代谢组学理论与研究方法,已成为国际中药研究的重要方法被广泛应用,在该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不仅于此,大学还拥有中医方证代谢组学平台、新药安全性评价研究技术平台等多个技术先进研发平台,学校积极建设新药研发基地、生物医药产业中试基地和中药临床研究基地。其中,新药安全性评价研究技术平台是黑龙江省唯一具备药物非临床安全评价资质的研究机构,其主要功能是在GLP条件下开展新药非临床及上市药物的多次给药毒性试验、安全性药理实验等药物安全性评价实验项目,同时承担并开展药物局部毒性试验、毒(药)代动力学试验,为提升黑龙江省中药新药创新能力和保障龙江中药产业可持续发展服务。

  为了提升贫困地区中药材生产技术指导能力,推进农业科技服务精准到户,10月21~23日,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承办了黑龙江省中药材生产技术骨干培训班,邀请中医药政策法规及中药材种植方面专家进行授课。来自全省各贫困县的107位在中药材产业扶贫一线工作的技术骨干参加培训,为贫困地区凝聚了一批中药材生产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助力中医药产业扶贫。

布局 延伸产业链开辟新路径

  9月22日,在黑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黑龙江省农村农业厅的支持下,由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国龙江森林工业集团共同发起的黑龙江·中国北药园产业联盟,在清河林业局有限公司举行成立大会。来自全省的68家中药饮片生产企业、中草药种植合作社、商贸公司,以及中医药相关领域科研院所等单位的代表积极参与到中医药全产业链项目的洽谈对接中。

  国家旅游局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确定的首批“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创建项目单位”中,“黑龙江·中国北药园”是黑龙江省两个入选项目之一。

  “黑龙江·中国北药园”项目以学校的清河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为基础,依托现有的药学研究成果,通过实施道地中药材生产与开发全产业链发展规划,促进现代中药生态农业、北药加工业及中药商业、森林中医健康养生养老产业、森林旅游业协调发展,实现林业经济转型。在清河林业局大古洞河流域的村屯及林场逐步实现新型城镇化,建立依托中医药文化的医养旅游风情小镇。

  王喜军认为,探索并创建遵循中医药自身规律的产业链发展模式,是实现产业高质量快速发展的关键。

  除了在中药材产业链延伸方面不断发力,大学还依托中医药院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在促地校合作方面涌现出一系列有机融合、良性互动的创新举措。大学通过与政府、企业共同搭建科技创新服务及孵化平台,分别与七台河市、庆安县、清河重点国有林管理局签订了政、校合作协议,下一步将在北药开发、学生实习基地建立、毕业生就业、名医巡诊义诊、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进行深入合作。(李芮 商景怡)

  (M)

凡注明 “中国中医药报、中国中医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中国中医药网”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国中医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