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今日头条

驻村一年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选派到山西五寨中所村的第一书记黄莹早已成了“村里人”——

黄莹:扎根黄土地 开出幸福花

时间:2019-12-11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1版 作者:罗乃莹

  早上7点不到,山西省五寨县中所村驻村第一书记黄莹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北上广青年工作是‘996’(早9点到晚9点,一周工作6天),我们是‘7107’(早7点到晚10点,一周工作7天)。”驻中所村的干部们笑着说。

  2018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选派黄莹到定点扶贫点山西五寨县中所村挂职驻村第一书记。9月10日,黄莹背上行囊从北京出发,行车7小时后,她看到了自己即将工作两年的这片黄土地。

  9月11日,中所村驻村第一书记黄莹走马上任了。

  是妈妈,更是共产党员

  2018年9月,是黄莹女儿幼儿园入学的日子。选派前,组织找黄莹谈话时问及她的困难。黄莹说,“老师要求上幼儿园的第一周家长必须陪同,我想把第一周陪完再走。”

  由于黄莹的丈夫长年驻外地工作,他们的女儿一直由黄莹和爷爷奶奶照料。入园上学是孩子成长的一个关键阶段,黄莹担心孩子没有妈妈陪伴会不适应,向组织提出了上述请求。

  “这孩子从没当我面说想我,每次视频她都特别潇洒地主动跟我说‘拜拜’。直到有一次她以为我在邻居家,发现我不在后,站门口哇哇大哭。”黄莹这才知道女儿有多依赖她。想起女儿,黄莹还是会有些愧疚。一次在前所村统计留守儿童信息,黄莹看着统计表,心头一阵酸楚。

  “我的女儿好像也得算留守儿童了。”

  家人的支持让黄莹安下心来。“我去之前跟家人交流过驻村外派的事,家人都全力支持。我父亲听完后说的第一句话是:你是党员,既然组织上需要,你就安心去。”

  黄莹到中所村时村里已经脱贫,尽管如此,村里的生活条件比起城里还是差距很大。从没在基层长期生活的黄莹开始时还是有些不适应,“开乡镇扶贫工作会的村子,村委会厕所就是在粪坑上搭了两块板,而且没有门,驻村干部和村两委多是男性,我也不方便让人家帮我守着,所以每次开会我都一整天不敢喝水。”

  好在生活关黄莹很快就闯过了,她甚至比村民还像村民。有一次黄莹在村卫生室被村民误认成隔壁村的媳妇儿,闹了一出误会。

  但方言关也是一只拦路虎。五寨地处山区,方言发音自成一体。听不懂当地话的不止来自北京的黄莹,省城太原来的帮扶责任人也是“直挠头”。

  基层工作千条万线,任务繁重。没人能随时给黄莹当翻译。刚到中所村时,黄莹和上一任驻村第一书记肖国栋一起参加乡镇工作会的经历让她记忆犹新。“我本身对工作内容还不熟悉,他们说的话我连蒙带猜五句能猜出来一句。会上肖国栋中途出去接了个电话,我吓得赶紧拿出手机录下会议内容,回去想办法找人翻译。”黄莹说。

  黄莹白天练、晚上学,整天“泡”在语言环境里,质变发生了。“村卫生室有远程医疗系统,村民到那儿会努力说普通话,我就挑了这个地方,有空就去跟他们搭话练习。过了国庆节,就像突然开窍一样,感觉五寨话好懂了。”

  精神扶贫要跟上

  刚到中所村,黄莹就赶上贫困户数据录入工作。整整两个月,黄莹和驻村工作队员、村两委的工作人员每天走村入户统计信息,再录入系统,每一户的信息表格摞起来都像一本“大部头”书籍,几乎每天都要工作到晚上十二点多。五寨县广播电台驻村工作队的李森对这段经历印象深刻:“那段时间我有时候逗她说这几天工作量大,晚上就别睡觉了。可每天一过12点我就有点撑不住,黄莹就会开玩笑地说‘是谁说晚上加班不睡觉了,不能睡!’”

  2017年底,中所村全面脱贫,村里水、电、路、网、房等基础设施建设已经达到要求。帮扶工作往深里走、实里走的同时,黄莹发现了新情况。“一些村民产生了‘等靠要’的心理,内生动力不足。物质上帮扶还不够,要帮他们找到精神寄托,真正过上幸福生活。”

  城市化进程让农村青壮年劳力都进了城,农村仿佛成了“被遗忘的角落”。中所村也不例外,村里基本只剩下“老弱病残”,他们中有很多人对生活和未来不再有期许。

  面对这一情况,黄莹爱聊天的性格特点有了用武之地。“相比男队员,我这个年纪的女性跟男女老少都更容易沟通。我往往从唠家常开始,容易找到聊天话题。”

  耐心倾听、真诚沟通换来了村民淳朴的信赖。村委会隔壁院子住着脱贫户任润明老两口,提起黄书记,任润明总是竖起大拇指:“黄书记好!隔三岔五就来我家问要帮啥忙。”

  而黄莹心里最牵挂的是中所村的一个独居老人夏婵。老人年轻时嫁了两任丈夫都不幸去世。长期压抑,无人交流,经精神机构鉴定患了重度抑郁。了解到夏婵的事,黄莹有事没事总是往夏婵家跑,每次顺便带点糕点,怕老人舍不得吃,黄莹总是“命令”夏婵吃完。“我保证完成任务。”有人管的夏婵心里像是打开了一扇窗,进了光。

  精神引领离不开榜样的力量,在中所村,卫生评比、文明评比、孝亲敬老家庭评选为村民树立了身边榜样;日间照料中心给村民提供了社交娱乐、展示自我的公共平台;村广播台里,驻村工作队员把政策措施编成了快板,循环播放,让政策真正进入百姓脑里、心里。去年,中所村还启动乡村志编纂工作,这是村史上的第一次。乡村志记录村里老人的口述历史,为中所村留下永久的记忆。

  “收获比付出大得多”

  现在,黄莹早已把自己当成中所村的一员,熟悉村里一家一户、一草一木。村委会墙上还挂着黄莹刚到村里时为记住政策做的思维导图和表格。

  “现在我脑子里的政策比这上面的多多了。”谈起教育、交通、医疗、治安各个领域的对村政策和村里执行的具体情况,黄莹头头是道;介绍起村里的每一处变化,黄莹如数家珍。而她却不知道自己头顶上悄然冒出的白发已经要数不过来了。

  “别人都说我在这儿工作特不容易,但我从没这么觉得。虽然工作的确辛苦,但我觉得反而是收获比付出大得多。”黄莹说,经过这段时间的锻炼,她开眼看世界,渐渐地,一些原有的观念和生活态度也在发生改变。“我原先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现在我跟在农村的爷爷有了好多共同语言,跟他聊庄稼收成,听他说大队上发生的事儿,我能感同身受了。”

  来中所村之前,黄莹买了好几本描述中国农村社会的书,做了不少功课。到了中所村,黄莹理论联系实际,对书的理解丰满了。更大的收获还体现在工作上,“原先我对基层执法人员培训政策,特别不理解大家为什么爱抠字眼。来到基层才明白上级政策指标精准描述多重要。如果指标描述模糊,大家按各自理解来,万一理解有误,所有工作都要重新来,这个工作量是不可想象的。”黄莹说。

  在中所村,黄莹对中医药也有了更深的理解。“中医药真不是孤立的存在。以前总从字面上理解五种资源优势,现在我亲眼看到县里做中药材试验田,人工栽培道地药材,不仅发挥经济优势,也保护了山里的野生药材,保护了生态环境。”

  现在,村里墙上四处都挂着健康养生科普内容。黄莹说,农忙过后,他们就要带领村民练起八段锦这些中医功法,真正发挥中医治未病的优势。

  “农村问题不止是农村的问题,而是折射了许多社会问题。我们大伙儿都在鼓足干劲儿,为美好幸福的未来一起努力。”黄莹说罢,骑着自己的“小电驴”,又出发了。(罗乃莹)

(W)

凡注明 “中国中医药报、中国中医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中国中医药网”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国中医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