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产业聚焦

赵代香:不让须眉种“药香”

时间:2019-12-05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6版 作者:何君林 成守敏

△赵代香在实验室检测中药材产品。

    沿蜿蜒崎岖的山路前行,至深山中的重庆威尼尔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中药材种植基地,放眼望去,映入眼帘的是满坡的中药材迎风轻摇。

  在药材地里穿行,我们或许会在不经意间邂逅基地的主人——赵代香。

回乡创业种药材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人生路径,会面临一个个十字路口。

  今年38岁的赵代香,于2001年从原重庆万县农校中专毕业后,先后做过农科所化工检验员、农药厂主管。2012年12月,赵代香背井离乡远赴肯尼亚工作,年薪达到人民币30万元。

  收入固然可观,但在万里之外的非洲待久了,对故土的思念日益加重。2016年,在“一家人团聚”的强烈想法下,赵代香终于辞去外贸企业的工作,回到魂牵梦绕的家乡。

  从他乡到故乡,回到出发时的原点,也就意味着再次失业,赵代香不得不面临人生又一次抉择。她有很多创业梦,但方向在哪里?她反复观察和思考,发现农村闲置土地较多,人口老龄化严重,便把目标定在了种植中药材上。

  赵代香来到白公街道松柏村韩家沟,拿出自己攒下的钱流转了近200亩土地,开始种植中药材,由此踏上创业路。

攻坚克难显身手

  中药材行情瞬息万变,盲目种植也许会一败涂地。为此,她通过不断试种实验,摸索出独创的种植方法,切实根据当地生态气候和药材种植收益,种植了白及、丹参、半夏等品种。

  购买种苗价格贵,成本高,影响最终收益。怎么办?赵代香的办法是自主创新,通过建立专家团队,打造研发平台,搞出了自己的种苗。依托研发平台,种植基地的中药材种苗都由专家研发,通过周期化培育,样品间试生长后,再移栽到地里。

  赵代香还根据季节、土壤的变化等情况,适时抽取土壤样本进行分析,按照分析结果作降温、育肥等处理,保证中药材有适宜的生长环境。曾经为了让白及根须顺利生长,她在实验室反复做试验,配制不同的营养试剂液,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反复试验30余次,发现白及下面的块茎生长良好才松了口气。

  看到赵代香忙碌的身影,人们总会想到“拼命三郞”。她总是亲力亲为。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她花钱购置除草机、耕田机、开沟机等设备,并先行学习操作技术及常规维修技术,然后挑选几个村民手把手教他们操作技能。为保证药材品质,针对地里疯长的杂草,她拒绝喷洒除草剂,而是带领村民起早摸黑进行人工除草,天天累得腰酸背痛也不哼一声。遇上连续播种和收割期,为了抢农时,她连吃饭都顾不上,草草啃两片面包了事。

  天道酬勤,2017年赵代香的公司实现产值40多万元,2018年实现产值70多万元,2019年预计产值突破100万元。通过订单销售模式,产品远销山东、四川等地的制药公司。看到公司步入正轨,收益逐年增长,赵代香笑了。

带领村民奔富路

  在带领公司做大做强同时,赵代香没有忘记那些给予她支持的当地村民们。从流转土地的那天起,她就决心通过发展中药材产业,解决当地村民就业问题,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为脱贫攻坚出一把力。

  2018年赵代香带领公司主动对接帮扶当地建档立卡贫困户3户。基地常年解决所在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针对部分因年龄较大等原因难以外出务工的村民,帮助50多名村民就近务工,使得相关农户每年增收5000元。

  赵代香还积极助推村集体产业发展,采用“基地+农户+村集体产业”的合作模式,帮扶推动白公街道4个村集体发展中药材产业,公司为农户、村集体提供种苗和全程免费的技术服务,并按照市场价收购成品,实现企业带动农户和村集体产业持续增收、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何君林 成守敏)

  (M)

凡注明 “中国中医药报、中国中医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中国中医药网”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国中医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