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打造一批古色古香的中医药特色街区、中医药特色小镇,推动中医药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中医药文化嵌入浙江城镇发展
浙江丽水,青山掩映,碧水曲绕,有“中国天然氧吧”之称的松阳是镶嵌在丽水西南的一颗明珠。作为华东地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体系保留最完整、乡土文化传承最好的地区之一,松阳率先启动“拯救老屋”计划,中医药文化氛围也在这一计划的实施中变得更加浓郁。
在日前进行的中央主流媒体团中医药工作改革创新发展情况调研中,记者发现,古色古香的中医药特色街区、特色小镇正逐渐扎根浙江省各县市,并以此为契机,推动该省中医药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中医药+古建筑 还原中医药文化色彩
始建于乾隆五十九年的药皇宫是松阳县的地标性历史建筑,由于修缮较少,破败的“老屋”周围早就没有了中医药文化气息,也鲜有人来祭拜。“拯救老屋”计划实施后,加固装修后的药皇宫旧貌换新颜,门上古色古香的“松洲名医馆”牌匾诉说着“浙派中医”故事,门前广场种植的黄芪、党参长势正好,旁边兴建的几排新房也将为后期名医坐诊预留了空间。
“我们将以药皇宫为中心推动片区发展,兴盛松洲医药,打造中医药生态圈。”松阳县卫健局局长何群荣告诉记者。
北上200公里,到浙江富阳的东梓关码头,一座典型的徽派建筑翼然而立,这是洋溢着浓厚中医药文化气息的安雅堂。
“这是根据60年前,骨伤科名医张绍富先生在当地治病场景重新改造修建的。”富阳区副区长赵春华介绍。
走进安雅堂,博古架上的中药盆景绿意盎然。门房背后的房间里,摆放着树皮剪刀等工具,展示了张氏骨伤特色之一——杉树皮夹板的制作工艺。展厅里的蜡像重现了张绍富先生看病的场景,一旁还陈列着珍贵的文字、图片等收藏。
近年来,杭州市富阳骨伤医院也秉持“中医药+古建筑”工作思路,对安雅堂旧址进行重新布局以及中医药文化装修装饰整改,并设立安雅堂中医诊所,开展中医骨伤诊疗服务。现在的安雅堂兼具中医诊疗和中医药文化展示两大功能,既能满足当地患者及游客的诊疗咨询又能弘扬中医文化宣传张氏骨伤疗法。
此外,东梓关码头还将以安雅堂为中心,将中医药文化辐射全镇,根据“医养游结合、小而精致”原则,小镇将着力发展中医药医养游。
药皇宫和安雅堂背后,一个以游助医、医游互促、产城联动、中医药文化开发和古建筑保护相结合的新格局正在浙江省逐步形成。
特色街区+民营力量 将服务百姓进行到底
走进松阳县明清老街的一家药铺,古色古香的铺子里,中药师轻轻拉开依墙的小木匣,取药、称量、倒在纸上,再拉开另一个小木匣……
明清老街里的这一场景,是当地药店服务百姓的真实写照。在松阳,这样的特色街区并不少见。近年来,松阳着力构建以“县级中医院+乡镇中医馆+村级中医室”为主框架、以“民营中医诊所+民间中草药铺”为补充的中医服务网络布局,持续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
在杭州,古运河畔的桥西中医药特色街上同样人头攒动。方回春堂、天禄堂、大运河国医馆等几大民营老中医馆先后入驻,一批名老中医也随之到来。“看中医,到拱墅”的口号开始慢慢叫响。
70岁的马大伯家住桥西板块,昨天送孙子上学后,他又和老伴逛到了中医街。“年纪大了,身上老毛病不少,这里的中医馆有中医养生咨询门诊,还能辨识体质,平时来学学养生保健,体验中医药特色,很方便,也蛮有意思。”马大伯说。
“大运河国医馆主要服务城北地区的老百姓,也是展示中医药特色的平台。”拱墅区卫生计生局局长刘新功说,目前馆内有20多位名中医师坐诊,让周边百姓能就近享受中医中药服务。
“桥西中医药特色街区建设中充分发挥了民营力量,推动中医医疗服务多样化发展。”拱墅区区长章燕指出,截至2018年底,杭州市已形成胡庆余堂、方回春堂、桐君堂等多家国医馆齐头并进的趋势,其中方回春堂已开设7个门诊部,胡庆余堂开设了4家门诊部和3家诊所,年门诊量超过33万人次。
如今,中医药特色街区已分布在浙江省内各个县市。作为当地独特的风景文化带,特色街区让民营中医医疗机构有了平台和机会,在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也形成了具有鲜明中医特色的区域服务品牌。
“一+二+三”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换代
调研中记者发现,近年来,浙江正致力于打造“浙派中医”文化品牌,强调文化引领产业发展,将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打造“球态经济”的浙江模式。
作为浙江省唯一的“国家级天然植物药物产业基地”,兰溪市凭借天然药物产业的技术和资源优势,建设了木芙蓉生产基地、杭白菊产业基地为主的省主导中药材示范区。
同时,兰溪厚植中医药文化土壤,主打“药邦文化”,将以诸葛亮后裔为主的兰溪药商开设药店、创建药行、打造“江南药都”的历史发扬光大。目前,由诸葛亮第四十七世孙――诸葛棠斋创办的天一堂药业公司,已进入国家中药制药企业五十强,并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兰溪市在中医药文化的引领下,已形成了药材种植、植物提取、制剂、医药中间体、产品包装和药品销售为一体的较为完整的一、二产业结合链条,在市场崭露头角。
中医药触角也伸到了第三产业,中医药文化旅游方兴未艾。
有“国药首镇”之称的鹤鸣小镇,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古镇旅游业得以迅速发展。银号客栈、福苑茶馆、双湖农庄等在传统旅游项目中融入中医药养生服务,传统商业街在推出茶馆、小吃、土特产等小商业和传统手工艺产品同时,还开展中医药特色诊疗服务、中医药适宜技术体验项目,古镇养生旅游产业链得到延伸。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