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

衡阳会议上,时任卫生部部长崔月犁的一次亮剑,为中医发展扶正纠偏,让中医医院和高等中医药院校建设步入发展快轨——

中医特色擎起兴医重教之旗

时间:2019-06-28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3版 作者:李芮

  “中医西化就像剧院外边挂的牌子是梅兰芳,里面唱的调子是朱逢博。”在1982年4月召开的衡阳会议上,时任卫生部长崔月犁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医的唯一出路,是保持和发扬中医特色。

  语毕,场下掌声雷动。

  “中医得救了!”正如参会代表们所言,崔月犁的这次亮剑,为中医药事业和中医学术研究的健康发展终于标定了正确的方向。

  会议通过了《关于加强中医医院整顿和建设的意见》《全国中医医院工作条例(试行)》《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切实办好中医医院》3个文件,指导了当时中医医院和高等中医药院校的建设,强调中医医院和中医学院要保持中医特色,重视中医的传承和中医队伍的培养提高。

  那是新中国成立33年以来,卫生部第一次召开的全国中医医院和高等中医药院校建设工作会议。从那天起,卫生部支持中医的鲜明立场传遍大江南北,“振兴中医”的响亮口号鼓舞了整个中医队伍,中医开口必谈衡阳,“衡阳会议”成为更为普遍的说法。也是从那天起,中医院和高等中医药院校建设步入发展快轨。

开出一剂“强身健体”的处方:让中医医院回归本位

  衡阳会议召开之时,“文革”刚刚结束不久,十年动乱使中医工作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文革”前,全国共有371所县级以上的中医医院,到了1979年,只剩下了171所。中医医院的建设与管理处于停滞甚至倒退的状况,大批中医医院被“拆庙赶神”,老中医坐诊的中医科纷纷垮台。在当时仅存的中医医院中,也有相当一部分管理混乱、严重西化。

  攻坚克难 恢复重建——

  面对被“拆庙赶神”后处境窘迫的中医医院,先将“庙”搭起来是关键。然而当时中医事业发展的资金少之又少,要求各省市地方财政支持中医几乎没有希望。在一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崔月犁汇报了中医的现状,提出国家应该对中医建设增加专项拨款,最后国务院总理拍板,同意给崔月犁1个亿。

  这1个亿让当时的中医经费几乎翻了番。不满足于此,崔月犁又找到各地领导,提出如果省里出1块钱发展中医,卫生部也会出相同数额的钱,对市(县)也如此。很快,他便用1个亿的资金调动了地方财政的投入,县级以上中医医院建设终于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

  1983年,卫生部制定了《关于加强中医专科建设的意见》,随后,各地中医医院积极开设健全中医专科诊室或创办中医专科医院。同年,卫生部通过了《关于加强中医医院急症工作的意见》,指出“积极开展中医急症治疗工作,是振兴中医事业的战略措施,是推动中医医、教、研深入发展的重要环节”,并提出“先拟就高热、厥脱、中风、痛证、血证(出血)等急症以及所需的制剂 ”,开发了一批急救中成药,提高中医医院的急诊水平,改变了中医“慢郎中”的形象,从而推动了全国各中医医院的中医急症科室的建设。

  1984年5月,卫生部发布《全国中医医院医疗设备标准(试行草案)》,对中医医院配备医疗设备提出要求。同年6月,卫生部中医司制定了《中医医院医疗质量和效率统计内容和标准(试行)》,对中医医院的医疗质量和工作效率进行管理。

  由于中医药事业发展得到国家的重视与支持,这一时期是中医医疗机构恢复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增长最快的时期。到1985年全国中医医院已经发展到1455所,近90%的综合医院建立了中医科,与1981年相比,中医医院数量在短短4年间增长了近一倍。

  改革发展 科学引导——

  中医药管理机构的完善促使中医药事业步入改革发展的新阶段。卫生部制订了《中医事业“七五”发展规划》,中医药的发展思路是“以机构建设为基础,以人才培养为重点,以学术提高为依靠”。“七五”期间,每个县应有一所不少于60张病床的县级中医医院或民族医院,缺乏条件的边远地区和人口稀少的县,可先建立中医或民族医门诊部。

  1986年,卫生部先后到吉林、黑龙江、山东等省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工作。在此基础上,10月29日至11月2日,卫生部在湖北沙市召开了“全国县级中医医院工作会议”。这次会议将中医医院的建设与管理从城市扩大到农村,提出了“县县建中医院”的号召。会议提出了3个重要的导向性指标:门诊、病房中医药治疗率分别不低于85%和70%;中医药人员不少于医药人员的70%;中医药人员应占院级领导的多数。此次会议拟定了《关于加强县级中医医院建设的意见》。县级中医医院的建设和管理有了比较明确的遵循依据。此时,全国已有半数以上的县建起了中医医院。

  为进一步推进中医医院的建设,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召开了两次全国中医医院分级管理工作会议,制定了《中医医院分级管理办法与标准》等文件,将中医医院管理体制推向全方位科学管理模式。

  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了“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群众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推动中医医疗机构建设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立足特色 高效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医医疗服务体系逐渐建立健全,中医医疗机构发展迅速。对比2018年与2012年的数据可见,中医医疗机构从39382个增加到60738个,中医类医院从3397家增长到4939家,中医类诊所从3.4万家增加到5.2万家,从业人员总数从48.8万人增加到71.5万人,年诊疗人次从7.4亿增加到10.7亿。全国约78%的县级中医院达到二甲及以上水平。

  到“十二五”末,中医重点专科数达到1495个,在此基础上,又遴选出219个国家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建立起分层次的专科专病体系。截至2017年底,三级中医医院已经全部参与医联体建设。中医药在SARS、流感、埃博拉出血热等新发突发传染病的防控和地震、泥石流等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中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2019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了《三级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指标》,引导三级公立中医医院进一步落实功能定位,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中医医疗服务。时间回溯到13年前,200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关于《中医医院中医药特色评价指南(试行)》和《中医医院(三级)中医药特色评价细则(试行)》的通知,对中医医院的内涵建设进行了规范。

  在中医医疗机构的建设之路上,以中医为主的办院方向和发扬中医药特色优势的信念贯穿始终,为中医医院发展开出一剂强身健体的“处方”,真正回归中医当家做主的本位。

探索一条“固本培元”的路径:让中医院校尽显特色

  粗粗算一笔账,衡阳会议之前,全国26所中医高等院校和30所中等院校每年的毕业生总数是8千人左右,如果不计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专业技术人员减员率,按现有的培养速度,恢复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中医规模,至少需要70年。

  唯有后继有人,中医才能发展下去。用崔月犁的话说,光有“庙”不行,还得把各路“神爷”请回来。

  重教兴学 力推建设——

  1985年8月10~16日,卫生部在合肥召开全国中医工作和全国中西医结合工作会议,讨论制定了《中医、中西医结合事业“七五”发展规划》,提出首先要加强现有24所中医学院的建设,充实改善设备条件,挖掘潜力,扩大招生数量。加强医院建设,在保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建设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和建立县及市(地)一级中医医院。加强科研工作,重点加强现有部属及省级中医药研究院、所建设。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医教育的主要方法是师带徒,中医从来没有教授头衔,不能进正规大学。卫生部没有权力评教授,这些权力归属于教育部。为了发挥名老中医的特长和积极性,崔月犁和教育部协商,要了一些教授名额,用这些名额给全国的名中医评了教授,从此,中医药系统有了第一批老中医教授。有了教授的头衔,才可以名正言顺地到中医药大学来授课。

  1985年,国家计委拨出5亿元用于改建扩建医学院校附属医院,其中1.5亿元分配给中医药大学的附属医院,用于加强中医实习基地的建设。

  1988年,全国中医教育工作会议通过了《1988~2000年中医教育事业发展战略规划》,提出了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多种办学形式并存,规模适度、专业齐全、层次分明、结构合理、有特色的中医药教育体系的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1993~1996年间,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一批师资力量雄厚、设备优良的中医学院升格为中医药大学。

  至1989年底,在党和国家出台的中医药政策保障下,全国卫生机构中医药专业技术队伍发展到54万人,比上一年增加1万余人。全国中医医院发展至2070多所,高等中医药院所达到33所(含民族医学院和二级学院),中等中医药学院和中医药职业技术学院达到66所。

  1995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了北京、南京、上海、成都等6所中医药大学及中国中医研究院建立第一批中医药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至此,更高层次的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建立起来。

  传承创新 多元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医药高等教育培养出近200万名中医药专门人才,充实到中医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及对外交流与合作等各个领域,为支撑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构建我国独具特色的卫生与健康服务体系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近年来,中医基础课程、经典课程、临床课程建设得到加强,学科专业结构不断优化,从中医学、中药学两个专业,逐步扩大到中医学、中药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结合等专业,建设了794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还独立设置了一批民族医药专业,促进了少数民族医药教育的保护和发展。

  如今,为进一步凸显中医特色,中医药院校积极支持国医大师、名老中医药专家、中医学术流派代表性传承人“进课堂”传授学术思想和临床(实践)经验。大部分中医药院校开设了中医药师承教改实验班,如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岐黄国医班、安徽中医药大学的新安医学班等,探索出了一条院校教育、师承教育与家传教育相结合的中医特色教育道路。

  截至2017年,全国开办高等中医药类专业院校数达到317个(其中,独立设置的高等中医药本科院校25所)。有200余所高等西医药院校或非医药院校设置中医药专业,6所中医药院校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11个中医药相关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全国高校中医药类专业在校学生总数达85.8万人。(李芮)

(A)

凡注明 “中国中医药报、中国中医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中国中医药网”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国中医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