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阔中医潮奋进新时代
40年,从“小巷陋院”到“全国翘楚”
开栏的话:历史是理解未来的钥匙。改革开放40年来,中医药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今起,本报开设“壮阔中医潮 奋进新时代”栏目,记录40年来各地各单位在中医药发展中做出的实践探索,总结的有益经验,经历的改革故事,取得的显著成就,展现中医药发展大潮的澎湃力量。
1978年,刚刚进入江苏省中医院的王晓平用胶卷相机在医院门口拍下了秋天第一片变黄的梧桐叶。
1978年,国医大师夏桂成还是江苏省中医院的青年骨干。在他的悉心治疗下,很多女性在那一年当了妈妈。
1978年,江苏省中医院院长方祝元还是兴化县的一名初中生。
变革的风,已经开始从南方沿海的小渔村吹到了秦淮河。
实际上,要找寻江苏省中医院的历史并不难。沿着秦淮区汉中路一直走,看见郭沫若题写的院名后,再继续走上五六分钟,就能跨进他们的院史馆。这些沉默的史料,见证着江苏省中医院从南京市碑亭巷里的“诊所”发展到行业翘楚的变迁。
40年,汉中路上的梧桐树日益丰茂,正如江苏省中医院的成长历史。
硬件建设翻天覆地
“板凳大军”谢幕,智能诊疗登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卫生事业经历过数次医疗改革。无论医改方案如何,都绕不开一个核心问题,如何让百姓不再为看病发愁。
江苏省中医院的变革,也始终围绕着这个问题。从小楼房到大楼房,从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老三样”到B超、CT、核磁共振;从单一的银针、草药到多样的中医特色适宜技术;从门可罗雀到2017年门诊量突破508万人次,这所医院实现了全面腾飞。
1954年建院之时,医院的旧址是别人遗留下的两层小楼,除了药房、诊室、只有几间病房。科室也只有内科、外科、妇科、针灸科、小儿科。一间稍大的房间被隔成许多格子间,每个格子间里有一个科室,总共的面积不超过几十个平方。很多人都认为那只能算是“小诊所”,不能算医院。
由于没有多余的场地作为病人的候诊室,病人们只能待在后院的空地上等候。如果遇到下雨天气,医院也只能在院子里临时搭建芦席棚,让病人们挡风避雨,但很多时候外面下大雨,棚子里下小雨。
在很多老患者的记忆里,对于江苏省中医院40年的直观变化来源于诊疗条件的提升,硬件设施的改善,院区规模的扩大。
丁建国就是这样一位见证者。他的家位于距离省中医院几百米的小区,站在窗台上就能眺望见医院的院区。由于年轻时就患上了风湿疾病,这所医院就成了他常常光顾的地方。
“80年代的时候,医院开始建设大楼。”丁建国回忆,到90年的时候,16层的病房综合楼就投入使用了,1~4层是门急诊和医技科室,5~16层为病区。现在,丁建国变成了“老丁”,他也时常会来南院的小园林走一走,温馨、宜人、充满中医药特色的诊疗环境让老丁感觉舒适贴心。
与患者一起亲历这些变化的,还有医院的管理者方祝元。1988年6月,方祝元自从南京中医学院毕业后,进入江苏省中医院工作至今。他看着医院的大楼一座座建起,就诊环境一点点改善。
2004年,方祝元担任江苏省中医院副院长,负责医院南院建设工作。他力求将医院打造成就医方便,环境优美的园林式医院。2005年,江苏省中医院改扩建原门急诊大楼,增加面积5000平方米。
2012年5月,历时七年,医院南院建设正式竣工,120米的长廊和中医文化墙成为南院别具匠心的风景,散发出浓厚的中医药文化气息,院内假山奇石充满着江南园林韵味,成了名副其实的“园林医院”,病床也从1200多张增加到2500多张,实现了医疗环境质的飞跃。
除了就医环境的改善,最大的改变还有就诊效率。丁建国说,因为专家号很难挂,曾经不少患者要带着板凳连夜排队,此景被称为“板凳大队”,如今这种情形也很少见了。
2013年,该院12580预约挂号平台系统正式启用,加上近年来推行的“银医一卡通”自助挂号、网上预约挂号等,都效缓解了医院门诊高峰就诊压力。在最近医院推出的“云诊室”项目中,医生实现了对远距离患者的远程医疗服务,更大大提升了患者的就诊效率,“板凳大队”也渐渐退出了人们的视野。
名医专科共强院
五位国医大师在这里诞生
“中医特色明显、专科专病齐全、临床疗效显著、中西医人才汇聚、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综合诊疗能力和临床科研水平逐年提高的著名大型综合性中医院”,这段很难一口气念完的话,正是江苏省中医院的发展目标。
如何达到这个目标,从改革开放之初,医院就开始探索。经过40年的努力,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方祝元总结出了“四名四专”的发展经验。
“四专四名”是指着重发扬专科、专病、专家、专药的“四专”特色,努力打造名院、名科、名医、名(方)药“四名”优势。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5位国医大师、4名首批全国名中医同出一家医院,这样的傲人成绩,在全国无出其右。
“人才是第一要素”,这在江苏省中医院从来不是一句口号。
1958年,夏桂成进入江苏省中医院工作,他的院龄甚至比医院的旧大楼还要长。夏桂成的成才之路,有着江苏省中医院的深刻烙印,这里是他工作的地方,也是他成才的摇篮。40年来,他的中医笔记写到了400万字,带教的学生越来越多,年门诊量达到了1.2万人次,他的头发也越来越白。
但医院没有停下发展的脚步,他也没有停下工作的脚步。
进入21世纪以来,依托“333”人才工程、名医宝塔工程、“未来中医大家”的人才库等项目的开展, 夏桂成将自己数十年的从医经验倾囊相授给自己的学生和青年人才。2002年,他被确定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继续为中医药事业培养后继人才。那一年,他已经70岁了。
与夏桂成一样,以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为代表的名医团队都为江苏省中医院的人才发展付出了大量心血。
2009年,周仲瑛、徐景藩获评“首届国医大师”,2013年,干祖望、夏桂成获评“第二届国医大师”,2017年,邹燕勤成为该院的第五位国医大师。江苏省中医院也成为全国唯一一所同时拥有五名国医大师的中医院。
除了培养“名医”,建设专科也同样重要。经过努力,江苏省中医院形成了以儿科、妇科、脾胃病科、肾病科、心血管科、耳鼻喉科等为代表的重点专科,并充分发挥了重点专科在华东地区乃至全国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推动学科持续发展。
王晓平就亲历了耳鼻喉科这一专科40年的发展变化。1972年江苏省中医院设置中医耳鼻喉科,1978年,从南京中医学院毕业后,王晓平进入江苏省中医院工作,到今年,刚好40年。
王晓平回忆说,当初由于条件限制,科室只有一个门诊诊疗室,也只有2~3个医生。后来,科室人员开始逐渐增加。到1984年,科室已经有了4间门诊诊疗室,8名医生和1名护士。
1985年以后,得益于国家的大力支持,医院的专科建设取得了质的飞跃。1990年,科室拥有了耳鼻喉科病房。2002年9月,耳鼻喉科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全国唯一的中医耳鼻咽喉科重点专科建设单位。
“仁人爱院”是初心
让患者和员工的幸福感都坐上“加速器”
每位中医院管理者、医务人员的心中大概都有一副理想中的医院图景,这些图景或有差异,但也都有着共同特征:重视人才,提倡创新,员工幸福等。
江苏省中医院的“仁人爱院”价值理念正是这样美好愿景的体现。朝着这样的改革目标前进,就能跨越很多改革中遇到的“关山”。
方祝元说,中医的文化与儒家传统的“仁”有相通之处,“爱医院、爱病人、爱同事、爱家人、爱中医”是该院信奉的价值理念。因此,患者的认可和员工的幸福感,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有人说,在江苏省中医院,员工的幸福感是随着年龄增长的,在医院待得越久,对医院的感情就越深。医院始终将员工幸福感作为医院管理的重要考量。
公立中医院要想做大做强,必须在管理中不断探索激励机制,激发医院员工工作热情,发挥员工创造潜力,增强员工凝聚力,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
1992年 9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深化卫生改革的几点意见》,文件要求:进一步扩大医疗卫生单位的自主权,使单位真正拥有劳动人事安排权、业务建设决策权、经营开发管理权和工资奖金分配权。
国家的政策与医院的管理目标不谋而合。1999年,江苏省中医院开始实行全成本核算,坚持以医疗服务实绩为主导原则,医院的管理由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充分调动了医院的主体——职工的积极性,形成了“全员重质量,人人讲效益”的良好氛围。
医护人员的责任心和医疗服务质量提高了,医疗业务量上去了,医院规模变大了,实力增强了,医院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除了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患者的认可和满意,也是江苏省中医院为之奋斗的目标。而医院对于患者的“爱”,总是体现在细微之处。
多年来,医院坚持对出院病人展开电话回访工作,一周内的电话回访率达到100%。为了让患者住院期间心情舒畅,新设计的病房基本朝南,采光通风效果良好,而朝北的房间大部分是医生办公室、会议室和换药室。考虑到一些病人行动不便,为减少意外事故发生,病房的卫生间安装了安全扶手和紧急按钮,病人一旦出现突发状况,只要按一下墙上的按钮,当班护士就会立刻赶到,及时施救。
为了保障患者的就医,该院对医生的停诊提出了严格要求,一般情况下,专家不可以停诊,如果有意外情况,必须由同等资历的医生顶替,或者发短信,和预约病人重约时间看病。这些细节,充分体现了以患者为本的价值理念。
“奠基创业历沧桑,博学笃行传薪火”,在江苏省中医院院庆60周年文集的序言中,这一句话格外能概括它的发展史,“新时代、新形式、新任务,江苏省中医院一定会抓住机遇,努力践行新时代赋予中医人的历史使命,发扬光大中医药事业,让更多的苍生百姓能享受到中医神奇的疗效和养生的魅力,为助力健康中国交出更加满意的答卷”方祝元说。
40年过去了,王晓平的胶卷里定格下的那片梧桐依旧繁茂。下一个40年,它还会继续蓬勃生长。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