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的五年·地方主任局长系列谈
上海:打造多元化中医药人才队伍
作者: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中医药发展办公室主任 张怀琼
•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的结合是现代中医药人才培养的最佳途径,师承教育与学位教育相结合,既体现了学位教育规范、系统、创新的特点,又体现了师承教育的实践性、针对性、独特性等优势,创造了高层次中医临床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上海市一直注重中医药人员层次和结构的培养,既重视高层次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又有青年中医人才的培养,还要保证教育培训工作在基层的普及,只有使整个体系各层次人员呈金字塔形分布,才能维系其稳定性,并使人才的提高和进步逐次递进。
人才资源是中医药事业发展中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具有决定性意义。上海市委、市政府长期重视中医药人才培养,遵循中医药人才培养规律,始终将中医药人才培养放在重要位置,系统谋划、周密部署,全力打造一支多层次、多元化的中医人才队伍。
目前,上海中医药系统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中国科学院院士2名、“973”首席科学家5名、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154名、上海市名中医137名。今年,又新增2名国医大师、3名全国名中医。
以名中医工作室为平台 打造中医药人才摇篮
中医药的继承、发展和创新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是中医药界的首要任务,而传承模式是中医药这一传统学科得以延续和发展的关键。
为了克服单纯师徒型传承、院校型传承、科研型传承等传统模式的弊端,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在总结和借鉴以往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建立名老中医工作室为载体,全面实施中医药的继承、发展、创新工作,推进医院内涵建设”的发展战略,并于2001年6月在全国率先成立了首批名老中医工作室,并迅速在本市和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应用。上海通过十多年的实践努力,逐渐形成了以“名老中医工作室”为基础的中医药学术思想传承模式。
自2010年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启动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本市共建有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60个。在实践中,除了在项目单位内形成一支结构合理、具有较高水平,能够充分传承和发扬名老中医专家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中医临床技术队伍外,还注重充分发挥名老中医专家学术思想的辐射传播作用,尤其是重视吸纳其他单位甚至是外省市中医药优秀人才共同参与,使更多有学习意愿的优秀中医人才有机会学习和传承名中医学术经验,使名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影响力得到更广泛的跨院、跨地区的辐射性传播,更好地服务和施惠于广大群众。
多部门通力合作 开创结合教育模式
2006年底,上海在市卫生、人社、教育等政府部门的共同谋划和部署,并得到了国务院学位办的大力支持,开办了“上海市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高级研修班”。招收具有硕士学位、同时具有主治医师资格两年以上的优秀中医临床人才,通过名医带徒的传统师承方式,使在职临床医师以同等学力申请临床医学专业博士学位。这是我国首次将中医师承与专业学位授予相衔接的教育模式。其教学上的创新主要体现在:教学理念上的贯古通今,充分遵循中医言传身教、传承学术经验特点和人才培养规律,将现代中医师承教育融入现代教育理念,以中医理论知识、实践经验、思辨特点、认知方式、道德修养为内容,探索跟师学习为主线的学术继承和人才培养模式。开创性地将师承教育与学位教育相结合,改革和创新了中医人才培养模式,在中医师承教育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经过3年的培养,30名继承人于2010年结业,并获博士学位。
实践证明,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的结合是现代中医药人才培养的最佳途径,师承教育与学位教育相结合,有效地综合了两种教育模式的优势和长处,既体现了学位教育规范、系统、创新的特点,又体现了师承教育的实践性、针对性、独特性等优势,弥补了传统的师承教育传承多创新少和现代研究生教育研究多临床实践少的不足,创造了高层次中医临床人才培养的新模式。这一创新模式得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认可。2008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开展第四批名老中医学术继承工作时也开始将师承教育与学位教育相结合,这是对上海中医现代师承培养模式的一种肯定。可以说,上海的中医师承工作起到了领头羊的作用,有效地推动了全国师承工作的深入开展。高级研修班做到了师承教育与学位教育的结合、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继承与创新的结合、临床与科研的结合。学位制中医师承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证明,要培养高层次中医临床人才,做好中医师承工作,创新思路是关键,科学管理是重点,继承质量是根本。
加强基地建设 夯实流派传人队伍
在海派中医中,学术流派纷呈是其中一个突出的特色。海派中医流派曾在近代医学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如张氏内科、何氏内科、顾氏外科、妇科四大家、儿科四大流派、伤科八大家、针灸六大派以及推拿一指禅等,都沉淀深厚、独具特色,又交相辉映,共同促进了上海近代中医学术的繁荣和临床优势的发挥。石筱山、顾伯华、陆瘦燕、朱小南、丁季峰、朱春霆……在上海滩,这些中医的名字妇孺皆知,家喻户晓。新中国成立后,由于中医药高等教育的建立,中医药人才培养以院校为主体,中医传统家传、师徒传授的模式已经改变,使得上海中医流派不复当年的辉煌。因此对海派中医流派的抢救性、保护性、传承性研究与弘扬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2011年,海派中医流派传承研究基地项目正式启动,组织了曙光医院的石氏伤科、龙华医院的顾氏外科作为试点基地开展研究。2012年6月在试点效果显著的情况下,在全市范围招标遴选并立项共计15家流派传承研究基地。流派传承基地建设将首期3年的阶段性目标与中长期目标相结合,建设一批学术底蕴深厚、特色技术鲜明、临床疗效显著、人才梯队完备、群众影响广泛的中医特色流派。形成一批优秀研究成果,培育一批拔尖传承人才,打造一批优秀传承团队,推广一批流派特色诊疗技术,形成一批创新性的流派传承基地,推广一批流派特色技术成果。成为体现海派特点、时代特征、上海水平,突显示范引领作用的中医药学术传承与创新基地。
经过第一期的建设,各流派基地已完成流派传承脉络系统梳理、学术思想提炼总结、流派优势病种和特色诊疗技术的梳理总结,临床研究、流派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流派文化建设和宣传推广等均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例如:石氏伤科,以石氏伤科传统特色病种为主攻方向,对石氏伤科核心理论及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形成学术特色鲜明、具有时代特征的流派传承模式,初步形成石氏伤科流派传承基地平台。
第二轮上海市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3年行动计划,上海市对海派中医流派传承研究基地进行了第二期建设,重点是在第一期建设的基础上,深化中医药传承的内涵建设,特别是对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社会发展、教育发展,以及人文背景条件下,开展中医药的流派传承或中医药的传承规律、模式等开展研究,促进中医药传承模式的完善和优化。目前项目建设正在有序推进中。
遵循中医规律 探索人才培养新途径
由于中医药学科的特点和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的特殊性,决定了中医药师承教育在中医药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如何做好传承型高级人才的培养,尽快解决中医药学“如何传”“如何承”的问题。
针对当前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培养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2012年底,我们委托上海中医药大学实施“上海市中医药领军人才建设项目——海上名医传承高级研修班”项目,遴选了30名活跃在中医临床工作岗位上的骨干精英(皆为正高职称,且多为博导、硕导,以及国家重点专科或重点学科带头人)为首届学员。围绕“打造一批具备深厚中国传统文化底蕴、扎实中医药理论基础和各具特色的中医诊疗技能的新一代名中医;同时成为既能解决中医临床疑难问题,也具备创新思路、组织领导能力的德才兼备的中医药领军人才”的总体目标,不断探索与海派中医文化发展相适应的多元化、多层次的中医药人才继续教育模式,为有效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提供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
2014年,在“海上名医传承高级研修班”基础上,我们又选拔了41名青年中医后备人才,其中有10位是来自基层社区青年中医药人员,与研修班30位领军人才及其导师组成集老中青三代学术共同体。形成名老中医领衔,领军人才为主,后备中医药青年人才为继的上海中医药人才学术共同体,再一次探索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学术共同体核心成员的临床带教及讲座,以及本学术共同体以外(包括外省市)的进修,提高对中医各种流派、学派的认识,吸纳百家之长、丰富临床经验。学术共同体围绕学术、临床问题进行研究,形成学术争鸣,让未来大师习惯用中医的思维方式,在“论道”的过程中“悟道”,坚实孕育未来名医大师的土壤。
注重结构层次 实施人才战略计划
多年来,上海市一直注重中医药人员层次和结构的培养,既重视高层次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又有青年中医人才的培养,还要保证教育培训工作在基层的普及。在长期的教育中,我们清楚地认识到高端人才的塑造和一定基数中医药从业人员的保证缺一不可,只有使整个体系各层次人员呈金字塔形分布,才能维系其稳定性,并使人才的提高和进步逐次递进。针对基层中医药人才,开展社区社区师带徒项目、上海市优秀青年中医临床人才项目;针对青年中医药人才开展杏林新星计划;针对中西医结合人才,开展高级中西医结合人才项目、西医学习中医在职培训班、社区非中人员的中医药知识培训;针对其他人才,开展中医紧缺人才计划、中医药专门人才计划等各类中医药人才培养项目,形成了本市覆盖高层次、青年、中西医、基层等各种中医药人才的培养体系。
中医药人才的培养,是推动中医这一传统学科走向未来并焕发新的生命力的重要环节。未来的中医领军人才,既要符合时代发展的多重需求,又要坚守文化传承的历史使命,就必须充分吸收海派中医开放兼容、中西交汇的精髓,充分融合高等院校学术研究和学科集聚的资源,充分营造师道引领、发皇融会的境界,在融古意、会新知、悟真谛、达睿智的过程中砥砺前行,从而成长为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