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管理

发挥中医药优势,为创建健康城市助力

时间:2017-02-09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邱德亮:吉林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

  •健康城市追求的目标是创建有利于健康的支持性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满足居民基本的卫生需求、提高卫生服务的可及性。中医药参与健康城市建设,形成自身的范式。

  •吉林省是较早开展健康城市建设的省份之一,全省各地积极探索,开展中医优质服务,建立医养结合新模式,并开展健康旅游项目,打造文化休闲新领域。

  •中医药健康城市建设思路清晰,但细化举措尚需完善,要加强顶层设计,明确责任主体, 增强服务能力, 提高公众素养。

  健康,是人类长久以来所追求的目标与愿景,在全球化的影响下,“全球健康”这一概念应运而生。全球健康是研究和实践促进全人类健康、保障健康公平性的领域,它关注跨越国界和地域的健康问题。中国是国际社会的一员,一直是全球健康积极的倡导者和坚定的实践者,中国的健康战略将为全球健康提供经验。

  2016年,党中央、国务院发布实施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体现了党和国家维护人民健康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新要求。中医药作为中国特色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健康中国建设中将发挥应有的作用。

  健康城市是健康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健康城市是中医药服务健康中国的重要领域,对全球健康是重要的示范。

  中医药参与健康城市建设新范式

  健康城市追求的目标是创建有利于健康的支持性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满足居民基本的卫生需求、提高卫生服务的可及性。中医药参与健康城市建设,正是基于这样的目标,形成自身的范式。

  范式之一:中医药理念引领健康城市发展方向。中医“治未病”理念是自身优势,“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倡导人们珍惜生命,注重养生,防患于未然。几千年来,中医药在中国古代先民适应自然、认识生命规律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为人类繁衍生息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19世纪以来,伴随着社会进步,人们生活环境、起居方式、饮食习惯等都发生重大的改变。然而,全球各地对健康的重视,多局限于疾病治疗方面,而忽视了疾病预防、居住环境等。健康城市应该融入中医学“天人合一”理念,强调亲近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健康城市追求的目标是把健康问题列入城市决策者的议事日程,打造环境宜居、社会和谐、人群健康、服务便捷、富有活力的城市,中医药理念契合健康城市的发展思路,具有引领作用。

  范式之二:中医药服务是判断健康城市的重要标志。中医药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防治疾病、养生益寿的重要手段和独特资源,它根植于中国文化,在人民群众中有广泛的基础,在健康城市,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健康城市的建设中,具有投资少、覆盖广、效果好的优势特色。中医药医疗服务是健康城市医疗服务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服务具有可及性,从中医医疗机构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可以开展。随着中医药深度参与健康城市发展,中医药与养老、旅游、文化等产业可协同发展,形成新业态,其优势会更加突显。能否提供中医药服务,是判断一个健康城市的重要标志。

  范式之三:中医药需求成为城市居民的自觉选择。城市居民对中医药的需求、认同和支持是中医药健康城市发展的基础和动力。中医药健康城市中,与中医药有关的养生理念、休闲活动、健康旅游、保健体育等将成为城市居民的自觉选择,中医预防保健优势更加突出,中医特色健康管理全面开展。中医药健康知识宣传更加丰富,中医药健康文化深入人心。鼓励和支持中医药健康文化产业发展,创作出更多健康文化作品,倡导健康文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健康文化需求。

  实践探索

  吉林省是较早开展健康城市建设的省份之一。2008年,长春市开始实施了健康长春行动计划,制定了《健康长春行动计划(2009-2012)》,取得了显著成效。2013年,长春市受邀参加在赫尔辛基举办的第八届世界健康促进大会,分享了健康长春的建设经验和成果。此后,公主岭市、通化县、乾安县等也提出了健康城市建设计划。2016年,《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全省中医药发展的意见》提出,进一步完善中医药健康服务体系和治理体系,中医药发展水平和服务质量明显提升,实现人人享有中医药服务,在健康城市建设中发挥中医药优势。全省各地积极探索,积累了宝贵经验。

  探索之一:开展中医优质服务,开创医疗服务新境界。吉林省致力于建立公立中医医疗机构为主导、非公立中医医疗机构共同发展,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突出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目前,吉林省有县级以上公立中医医院68家,每万人口公立中医医院床位数增加到5.1张,全省95%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提高了中医药服务可及性。实施健康城市行动计划期间,长春市实现了15分钟的医疗圈和8分钟的健身圈,每5万人口就有一个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机构,建设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46个,新建长春市中医院总院,建筑面积5.6万平方米,新增床位625张。通化县实施健康城市建设,投入1.06亿,异地新建县中医院,开放床位200张,建设便民中医馆13个。

  探索之二:开展中医健康管理,建立医养结合新模式。在健康城市建设中,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中的主导作用,加强中医特色健康管理中心、“治未病”中心建设,探索实行融医疗、养老、康复、预防保健于一体的医院发展模式。公主岭市持续推进中医“治未病”工程,强化10分钟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圈,以市中医院为依托,推进融健康文化、健康管理、健康维护和健康干预为一体的中医健康服务。乾安县创办了以传统中医为基础的集养老、医疗、预防、保健、康复、情感慰藉、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医疗养老中心,有床位280张,提供中医服务项目20多项,3年间,住院患者3809人次,居住养老445人次。该县2017年还将建设占地2万平方米,体现中医特色的新型医疗养老中心。通化县计划投资1000万元,建设中医特色养老服务中心,开启了医养结合新模式。

  探索之三:开展健康旅游项目,打造文化休闲新领域。实施“旅游+中医药”行动,在健康城市建设中,融入中医药健康旅游,建设融中药材种植、中医健康服务、中医药文化景观、传统健身运动、药膳于一体的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通化县投资2000万元,打造集中医药浴、中医康复、推拿理疗、中药材种植观赏为主要内容的四条旅游线路。公主岭开展10分钟中医健康宣传圈、30分钟健康运动圈,推广太极拳、健身气功、导引等中医传统保健体育运动,引导城市居民绿色休闲,健康养生。

  建设思路和着力点

  总结中医药健康城市建设的实践工作,我们感到中医药健康城市建设思路清晰,但细化举措尚需完善,试点工作取得成效,但总结推广还不够,需要进一步努力。

  第一,加强顶层设计,规划先行。建设中医药健康城市,要加强理论和实践研究,客观分析中医药在健康城市建设中的特色优势、重点领域、实施路径、具体举措等;要做好顶层设计,明确中医药健康城市建设的目标、原则、任务、重点以及保障措施等;要细化行动方案,针对不同时空、人群和需求,提出具有个性化的解决方案,做出制度性安排。

  第二,明确责任主体,多方参与。建设中医药健康城市,必须建立完整的责任体系。政府是健康城市建设的主要责任者,要向城市居民提供中医药服务,促进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保证中医药服务的可及性。政府各部门必须承担健康责任,履行健康义务,实现中医药健康服务的有效合作。提供中医药服务、中医药产品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要遵照有关法律法规,诚实守信,提供优质服务或产品。激活市场,建立多方参与的体制机制。

  第三,增强服务能力,奠定基础。建设中医药健康城市,最根本的是体现中医药特色和优势,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增强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高素质的中医药人才队伍,是中医药健康城市的基础。中医药行业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建设过硬队伍,创新中医药学术,使其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

  第四,提高公众素养,扩大需求。建设中医药健康城市,要巩固中医药的群众基础,扩大需求。通过中医药科普文化宣传,全面提高公众中医药素养,普及中医药健康知识,让公众了解中医药、认识中医药、感受中医药,进而享受中医药服务。

  中医药在健康促进方面的独特作用,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期待中医药在人类健康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中医药健康城市是全球健康战略的重要领域,是中国发挥自身文化优势、独特的传统医学优势为全球健康所做出的积极探索。中医药健康城市的成功经验,必将为其他国家和地区提供借鉴。

(责任编辑:朱蕗鋆)

凡注明 “中国中医药报、中国中医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中国中医药网”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国中医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