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

中医人

王淑斌:银针生涯多苦乐

时间:2016-04-15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朱蕗鋆

  大多数中医医生一辈子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工作,为患者解除疾苦,向大众传播中医,身上不见得有多么耀眼的光环,只是做好自己,用好中医。煤炭总医院针灸科副主任医师王淑斌就是这样的代表,10余年的职业生涯中,她用一根根银针治好了数千患者,并给上百位国际友人在治疗的同时宣传了中医药和中华文化,搭起友谊桥梁。

  “漂洋过海来扎针”

  86岁的米哈伊尔患有严重三叉神经痛,在黎巴嫩试过了各种治疗方法,都没能让疼痛得到缓解。一次,他在电视上看到中国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在介绍针灸的节目,立刻就被这种神奇的疗法吸引住了。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米哈伊尔便只身飞来北京,这是他第一次来中国。

  米哈伊尔的英语带有浓重的口音,加上年纪偏大以及身上的疼痛,沟通起有些困难。王淑斌一点点跟他交流,询问对方的病情。经过一个多月的针灸治疗,米哈伊尔的精神明显好多了。“没想到困扰多年的疼痛,这么短时间内就得到了缓解。”

  还有一位特殊的患者是巴基斯坦驻华使馆官员的妻子,她患了偏身麻木右臂疼痛,看了内科但效果不太好,便来到针灸科找王淑斌诊治。几次针灸试过,虽然患者疼痛有所缓解,王淑斌还是觉得她的情况跟一般病情不一样。经过一段时间接触,王淑斌怀疑她有严重的抑郁症,身上的疼痛可能是抑郁症躯体化,就建议她也去看看精神科。事实证明,王淑斌的判断是正确的,患者得到了及时的治疗。

  带教留学生三千余人

  王淑斌的科室承担了世界各国留学生的针灸临床教学工作。十多年来,她共带教留学生3000余人次。他们以临床教学为主,根据病人的情况和治疗过程,解答学生疑问。也会把学生集中到一起系统讲解针灸知识,学生们互相进行操作。王淑斌的英语带教获得一致好评,弘扬了祖国传统医学,也为煤炭总医院创造了良好的声誉。

  留学生中较多的是巴西学生团体,学期为两周左右。有些学生用针非常熟练,起针特别快,让王淑斌感到很惊喜。交流后才知道,这些学生已经从事针灸相关工作很长时间。在巴西,针灸很受欢迎,收费也比中国高很多。

  对每一位患者负责

  针灸治疗每次需要20分钟左右,疗程相对较长,易与患者建立起长期的关系,对他们的身体状况也能做持续性的观察。

  有一回王淑斌给患者做了两三次针灸后,发现这个病人的疼痛与一般的疼痛不同,经过沟通她便建议病人去做相关检查,结果这个患者查出了肺癌。这样的例子在针灸科并不罕见。

  “很多病都会伴随身体上的疼痛,从我们这里就发现了很多糖尿病和癌症患者。”每一位患者王淑斌都会给他们把脉、判断症状、写门诊病历。有些内科疾病引起的问题,她也会给患者开汤药。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现代生活压力很大,很多人好像过得不幸福。我觉得身心治疗在这个时代特别重要。”王淑斌在治疗过程中,会听患者讲自己家庭、工作上烦恼的事情,“有时候这样聊一聊他们心情会好些,对疾病的治疗也会 有帮助。”

  王淑斌所在的针灸科共有6个大夫,每天人满为患,诊治的病也很杂,不能针对某种疾病进行研究。

  “我们每个医生一天要看好几十个病人,针灸拔罐每次也就几块钱,有的连酒精钱都不够。”王淑斌无奈地说,“每个病人的治疗过程都较长,跟其他以开药为主的科室不同,我们得一直低着头,去找穴位扎针、拔罐。大部分针灸科的大夫颈椎、腰椎都有问题。”

  “很多年轻大夫都走了,人才的流失在这个科室特别严重。”王淑斌担忧地说。

  而在她身上,我们看到了“小银针”里的那份初心和坚守。

(责任编辑:朱蕗鋆)

凡注明 “中国中医药报、中国中医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中国中医药网”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国中医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