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地方 > 贵州

贵州:建民族药产业大省

时间:2015-09-02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黄 岚

  本报讯 记者黄 岚日前在安顺召开的贵州省中药材产业发展推进会上了解到,到2020年,贵州省中药材保护抚育和人工种植面积要稳定在600万亩以上,实现中医药综合产值1000亿元以上,把该省建成全国中药材和民族药产业大省。

  近年来,该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结构调整为主线,把中药材产业纳入“五张名片”,坚持把发展中药材作为大健康的首要产业,遵循山地经济发展规律,培植后发优势,着力抓好基地建设、种子种苗繁育、龙头企业带动、园区建设等重要工作,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截至2014年底,全省中药材种植及保护抚育总面积达到511万亩,总产量155万吨,实现产值120亿元,中药材总面积居全国第3位,太子参、石斛、天麻、杜仲、薏苡、刺梨等面积、产量居全国首位。中药材种植辐射农户226.28万人,其中贫困人口98.07万人。通过金(山)银花、太子参、头花蓼、钩藤、艾纳香、刺梨等品种的大面积种植,助推了石漠化治理,昔日的荒山穷山变成了“金山银山”,实现了经济、扶贫和生态“三项效益”共赢。

  据介绍,该省各地采取“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订单农业”、“保底收购”等方式,增强了中药材品种集聚效应和规模优势。截至目前,单品种种植规模上万亩的品种达到47个。全省23个中药材产业园区种植面积49万亩,中药材初加工规模不断扩大,产值5.60亿元。中药材产业园区异军突起,成为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新引擎”。同时,施秉太子参、赤水石斛、龙里的刺梨等27个中药材品种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何首乌、太子参、头花蓼、淫羊藿、金钗石斛种植基地通过国家中药材GAP认证。这些品种在种植规模、药材产量、市场占有率、综合产值等方面都达到了全国领先水平,成为在全国有定价权的当家品种,持续提升了贵州中药材的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

  贵州省加强园区建设,打造一批中成药提取、原料药、大健康产业等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产业基地。培育经营主体,形成一批对行业发展有较强带动作用的大型企业集团,组建创办各种类型的农业合作社,积极发展家庭农场。

  提升知名品牌,巩固提升“黔药”、“苗药”等品牌形象,加快建设无公害绿色有机中药材产品和地理标识认证,建设中药材电子商务平台,构建信息灵敏、高效便捷的营销渠道。该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药独家品种154个,苗药成为全国销售额最大的民族药。

(责任编辑:朱蕗鋆)

凡注明 “中国中医药报、中国中医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中国中医药网”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国中医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